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本期目录

2008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8-09-10
  

  • 全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梁少辉,赵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连续Quantale及其范畴性质,定义了半连续Quantale,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半连续Quantale、连续Quantale和正则Quantale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严格右侧的连续Quantale是正则Quantale,严格右侧的左侧Quantale是连续Quantale当且仅当它是半连续Quantale.给出了连续Quantale中理想的概念,探讨了连续Quantale中理想和连续Quantale范畴的性质,证明了此范畴不仅是点化的、连通的,而且有乘积、每一个投射都是收缩.
  • 于海,詹婉荣,王国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n值ukasiewicz命题逻辑系统n中公式的真度、理论的发散度与相容度的分布问题.令H={k/nm|k=0,…,nm;m=1,2,…}, 利用McNaughton函数证明了对任意k/nm∈H, 都有公式A,使得A的真度为k/nm, 从而全体公式的真度值之集在[0,1]中稠密. 又由真度值之集的稠密性和系统n的广义演绎定理证明了理论的发散度取值之集为单位区间[0,1]. 最后由理论的相容度与发散度的关系得到了理论的相容度取值之集为{0}∪[1/2,1].
  • 孔亮,曹怀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1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保正交映射与正交性方程的稳定性,给出(δ,ε)-近似保正交映射的概念,证明了线性(δ,ε)-近似保正交映射是有界的,线性保正交映射在“线性(δ,ε)-近似保正交”意义下是稳定的,得到了线性映射T是(δ,ε)-近似保正交映射的一个充分条件.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正交性方程是稳定的.
  • 杨进才,庞敏,胡金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15-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入研究传统的移动环境下的并发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户端事务提前提交方法的并发控制策略.该策略将移动事务分为提前提交事务和请求事务,当通信链路断接时,提前提交事务可以在本地进行提交,无需等待与服务器重连接,而请求事务必须等到重连接后在服务器上提交.因此该策略减少了更新事务的提交等待时间和事务被丢弃的几率,节省了处理和通信资源.同时,通过已有的可串行化理论证明该策略能够保证移动事务的可串行执行.
  • 物理学
  • 伏振兴,李永放,蔡晓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19-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密度矩阵运动方程,分析了啁啾脉冲光场作用下二能级原子系统跃迁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利用布洛赫矢量模型方法对其演化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啁啾效应使系统粒子布居几率出现振荡.布洛赫矢量演化过程表明,粒子布居几率的这种振荡,反映了系统粒子数转移、色散和吸收三者之间动态变化的物理过程.
  • 仇旭,李永放,程建军,樊荣,任立庆,刘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2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光子回波技术原理为基础,应用密度矩阵数值解和布洛赫矢量解析法,分析了Λ型三能级系统中实现光信息存储、提取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信息的存储时间、信息提取信号的大小均优于二能级系统.
  • 陈守满,孙艳玲,徐春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27-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行波变换结合数值方法,求解了光折变非线性方程,得到了类行波空间孤子数值解,给出其形成的必要条件,并研究其在光折变晶体中演化特性.结果表明,类行波空间孤子在光折变晶体中传播时除具有空间孤子的形状不变性外,还具有能量的横向空间平移性,这为空间孤子的可控制偏转提供了可能.偏转角度取决于横向相位调制系数;多束类行波空间孤子的相干相互作用具有光计算的潜在应用.
  • 王成会,林书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30-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考虑液体粘滞特性对声作用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液体和气泡组成的混合介质中声传播规律.由混合介质中声波的三个基本方程出发,得到了混合介质中与气泡所占混合介质体积比相关的声波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混合介质中声速和声衰减系数进行理论研究,给出了混合介质中声速和声衰减系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空化气泡可使声速减小,声衰减系数增大.
  • 朱秀丽,牛勇,皇磊落,贺龙,邓思文,蒋华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35-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鲁米诺增强声致发光的原理,应用微光测量系统,对超声清洗槽内的空化声场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声致发光的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和超声波频率不变条件下,液体温度从6~85℃上升过程中,声致发光强度开始时逐渐增大,后来逐渐减小,55℃左右时光强达到最大值.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杨瑞丽,安莉娟,张建英,杨合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38-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金属镍片与草酸钠的碱性溶液(pH值为12)140 ℃水热反应24 h, 在金属镍片表面原位生长出大面积直立的六边形Ni(OH)2纳米片.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六边形Ni(OH)2纳米片为六方相单晶结构, 厚200~500 nm, 对角线长度1.6~3.6 μm. Ni(OH)2纳米片的产量和尺寸随着反应体系中乙醇与水体积比的增加而降低,研究了草酸钠在六边形Ni(OH)2纳米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李晓丽,范智超,张志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44-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醋酸镁比色法测定游离蒽醌含量并以其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朱砂七游离蒽醌的提取工艺,探讨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夹带剂种类和用量、提取次数和浸泡对游离蒽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之前, 用10 mL水浸泡朱砂七(200 mg) 24h,萃取温度45 ℃,萃取压力35 MPa,静萃取时间35 min,夹带剂(无水乙醇)15 mL 和动萃取时间30 min,连续提取3 次,游离蒽醌得率达3.98%,其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分别为3.44%和0.38%.与超声法相比,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具有得率高、对环境友好和溶剂残留少等优点.
  • 田炜,章竹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48-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酸性条件下,Ce(Ⅳ) 氧化Ru(bipy)2+3生成Ru(bipy)3+3,同时氧化氧氟沙星生成中间态的自由基,Ru(bipy)3+3和中间态自由基接触后能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利用该反应,将Ru(bipy)2+3固定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氧氟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传感器.结果表明,氧氟沙星浓度在2×10-7~8×10-6 mol/L(r=0.999 3)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10-8 mol/L (3σ),对5×10-6mol/L的氧氟沙星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n=11).该传感器成功地用于血清样品中的氧氟沙星的测定.
  • 李景丽,穆翠枝,王毅,徐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52-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含氮杂环配体的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独特性能,以取代位置不同的苯二酚、萘二酚、萘醌和蒽醌为起始原料,与1,2-二溴乙烷反应生成芳烃的双溴取代物,然后再与咪唑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合成得到六种含芳香环的双咪唑类配体(Ⅰ—Ⅵ).结果表明,所有产物的结构均经熔点、IR、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所得数据与结构完全吻合,并对配体Ⅲ与Zn(NO3)2·6H2O形成的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
  • 张洋,陈世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58-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MP2/6-311G(d,p)方法对羟基自由基与苯酚之间的反应进行研究,优化获得6种加成反应复合物与6种过渡态,5种抽氢反应复合物及6种过渡态,并通过频率和IRC计算验证各个过渡态的真实性.计算各个结构单点能,确定了复合物及产物的稳定性,得到各个不同反应通道的能垒,确定了反应通道的主次顺序.通过计算发现酚羟基的邻对位是反应的主反应通道,并且加成和抽氢反应都易从酚羟基氢的同侧进行.酚羟基对复合物的结构和反应的能垒有较大的影响.
  • 生命科学
  • 奚耕思,张振宇,汪小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62-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枯竭作为一类与工作压力相关的心理疾病其研究涉及心理学、生物学、环境学等到多个领域.本文对职业枯竭的生理心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慢性应激和枯竭综合症关系密切,慢性应激可通过脑中介机制引起中枢神经生理功能改变,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病理症状,该症状具有明显的职业相关性,可能是对环境易感的个体容易产生生理、心理的不适应,激发相关基因表达异常,引起机体心身疾病.诱发职业枯竭的因素很多,若能从心理调节、优化环境和行为矫正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综合预防,可能会取得更好效果.
  • 陈兵,唐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68-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寻求一种从微量组织中高效又简便的提取骨骼肌总RNA方法,实验对常用RNA提取方法Trizol法进行了改进和简化,提取的总RNA质量进行了电泳和光密度值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员微量骨骼肌组织提取的总 RNA 28S、18S和5S三条带清晰可见, RT-PCR 扩增的β-actin 参照基因条带具有特异性,说明该方法从微量组织可有效、简便地提取骨骼肌总 RNA,提取总 RNA 的得率和纯度均符合分子生物学进一步实验要求,为运动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调控机制等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参考.
  • 资源与环境科学
  • 师谦友,宋佃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72-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结构与空间分布反映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事实,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对各地理单元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影响经济发展的4个主成分分别为生产性服务业、一般性服务业、制造与建筑业、采掘业,进而探讨了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结果表明:陕西省城市经济结构呈现出非连续同心圆、连续同心圆、混合同心圆、跳跃同心圆等4种结构模式,且其空间结构差异明显,缺少次级核心城市,城市内部核心-外围结构不显著,核心区功能较弱;城市间结构松散,发展模式不明确,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远未形成城市连绵带.据此提出了未来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调控的措施.
  • 龙鑫,马耀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76-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西安市城镇居民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调查数据,对西安市城镇居民旅游者短期旅游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旅游动机、旅游产品偏好、旅游信息来源以及旅游同伴、旅游地、旅游时间及出游时间、交通工具、旅游住宿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西安市居民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作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西安市居民进行短期旅游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旅游产品质量、旅游者状态、旅游时间和经济条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开发短期旅游市场的相应对策.
  • 李小燕,任志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82-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渭南市具体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区内生态环境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显示:1997—2003年,渭南市环境压力在逐年增大,环境质量在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及建设能力在逐步增强,综合其三者,研究区生态环境虽然长期处于很不安全的状态,但总的来说是在朝着安全的方向发展的.
  • 卫凤莲,王丽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86-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延安市主要水文站点近50 a的径流量、输沙量等实测资料和各污染站点近10 a的水质分析资料,以区域河流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测算方法,定量对比分析区域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明确主要流域生态需水和经济用水的理论阈值,为区域河流系统各项生态环境需水的平衡以及生态用水和经济用水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有据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市主要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10.619亿m3,建议地表水的经济取用总量为2.445亿m3;河流系统的输沙需水量决定了综合生态环境需水总量,汛期输沙需水量显著高于基本生态需水量和自净需水量,占到全年需水总量的80%以上;20世纪50—70年代主要河流的输沙需水量相对偏高,20世纪80—90年代,输沙需水量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
  •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
  • 李德英,惠伟,贾小会,曹宁,张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91-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红富士苹果采后进行了1 500 μL/L二苯胺(diphenylamine, DPA)以及1 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两种处理并进行气调贮藏,测定了气调贮藏180 d及贮后货架期10 d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活性.使用固相微萃取装置(solid phase mioroextr-action, SPME)萃取不同处理果实香气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其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红富士苹果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保持果实品质.而DPA处理保鲜效果不显著.但两种处理均抑制了LOX活性和果实香气物质的形成,气调贮藏180 d时DPA和1-MCP处理果实酯类香气成分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21.7%和69.6%,香气成分总数则分别比对照组减少17.9%和56.4%;经过10 d货架期,DPA和1-MCP处理果实的香气成分总数分别为对照的组72.5%和35.3%.表明1-MCP处理对果实香气的抑制作用优于DPA处理.
  • 刘喜娟,崔凤,杨章民,肖旭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98-1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条件微波处理对苹果汁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处理功率的增大(245、350、560、875 W)及持续时间的加长(50、70、90、110 s),苹果汁总酸度从014%提高到01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105度增高到425度.相反, 澄清度从954%下降到270%,菌落总数从31×105下降为零.
  • 体育科学
  • 肖兰,周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101-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太极拳锻炼对腰肌劳损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和机理.对患有腰肌劳损的患者进行常规理疗和太极拳锻炼辅助理疗观察和分析,以治疗期4、8和12周为统计周期,对各组疗效效果以症状治愈率、腰肌肌肉柔韧性、肌肉肌电波幅值为标准,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状况.结果表明,4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腰肌劳损症状均有好转,且组间腰肌肌肉柔韧性和肌力肌电波幅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8周治疗后,实验组症状治愈率、腰肌柔韧性、肌电波幅值等改善明显,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12周后,组间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太极拳锻炼有利于促进腰肌劳损肌群肌力恢复和腰肌肌肉力量的有效控制,在药物和理疗的配合下,治愈效果具有显著性和不复发性特征.
  • 王睿,赵禹,权佳,李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 104-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07年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为其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该刊5年20期共载文617篇,年篇均页码3.79~4.35,平均4.02页.平均基金项目论文为112%(80.8%),论文合著率88.33%.平均合作度为2.70.有460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本校师生,占74.55%.研究生论文321篇,占52.03%.有315篇的作者具有中、高级职称.论文的引文规范,篇均引文10.38篇,数量合适,类型多样,质量上乘.平均普赖斯指数为47.68%.该刊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基金论文比例极高,编辑质量优秀.今后应进一步拓宽稿源,增强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