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4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1-10
  

  • 全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杨小娟,韩晓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一致分数阶导数的定义下,利用上下解方法研究了一类带积分边值条件的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结合Leray-Schauder度理论,得到了所研究问题正解及其多个正解的存在性。
  • 张恩培,李星,吴呈良,董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一类具反馈控制和时滞的Lotka-Volterra专性合作系统。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建立了保证系统正平衡点全局稳定性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系统的正平衡点位置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反馈控制变量和时滞并没有改变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 耿妍,窦霁虹,赵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9-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类具有Holling Ⅲ型捕食系统模型,运用脉冲微分方程的几何理论,分析了当食饵数量达到一定阈值时,进行不同的捕获和投放控制策略,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问题。得到当捕获和投放数量按比例实施时,捕食系统的半平凡周期解产生分支的条件;确定捕获比例,以非线性函数投放捕食者时,系统半平凡周期解产生分支的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检验了结果的有效性。
  • 孟彪龙,辛小龙,付巧峰,梁少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14-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格蕴涵代数中,提出对合理想的概念,证明全体对合理想之集是一个完备Boolean格;继而提出相对零化子概念,研究它的若干性质,证明相对于某一固定点的全体零化子之集是一个完备格;并用相对零化子给出理想的一个分解定理,证明格蕴涵代数的素理想定理。
  • 王万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19-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路P称为修正的顶点彩虹路, 如果P中所有的顶点着不同的颜色或者除端点外其余顶点着不同于端点的颜色。图G称为是修正的彩虹顶点连通的,如果对于G的任意两个顶点u和v,G都有一条修正的彩虹顶点u-v路。使图G是修正的彩虹顶点连通图的最小颜色数目k称为图G的修正的彩虹连通数, 记做rvc*(G)。给出了2-连通图G的修正的彩虹顶点连通数的一个上界, 即rvc*(G)≤n2+1。
  • 物理学
  • 林书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22-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传统夹心式压电陶瓷换能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级联式高强度功率超声换能器。该换能器由多个半波长夹心式压电陶瓷换能器通过电端并联及机械端串联而成。基于一维理论,得出了换能器的六端机电等效电路,分析了换能器的电阻抗频率特性,并给出换能器的共振频率方程。研究了不同振动模态下,换能器的共振频率、反共振频率以及有效机电耦合系数与压电陶瓷晶堆间距的依赖关系。实验制造2个级联式功率超声换能器,并对其共振频率和有效机电耦合系数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此类级联式高强度功率超声换能器可望在超声波液体处理、超声波加工等大功率超声技术中获得应用。
  • 李继胜,曹维丽,刘蓉,罗勇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29-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准确判断电缆附件内部的绝缘状态,避免电缆发生绝缘击穿,对交联聚乙烯(crosslinking polyethylene,XLPE)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进行研究。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尖端放电、气隙放电和沿面放电3种XLPE电力电缆放电类型进行模拟,采用超声检测系统研究了XLPE电力电缆三种缺陷局部放电特性,分析不同缺陷放电超声信号的时域特征和相位谱图特征,研究了不同电压与最大放电幅值、平均放电幅值及放电次数之间的关系,得到典型放电谱图。结果表明:同一缺陷类型在相同条件下放电稳定,重复性好;不同缺陷类型的放电发展过程有所差别,所呈现出来的局部放电谱图、单个脉冲波形、PRPD谱图区别明显。
  • 唐军,赵波,李文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38-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与等效电路法,建立超声波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理论模型,推导出不同匹配形式下初、次边的等效阻抗及反射阻抗。应用Matlab软件对建立的反射阻抗模型进行求解分析,获得了次边匹配网络的工作频率和负载电阻对反射阻抗的影响;应用Magnet软件对建立的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气隙、磁芯轴线偏移和磁芯轴线倾斜对电能传输效率和耦合系数的影响规律。对制造出的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进行传输效率测试,结果表明,电能传输效率达70.1%。
  • 闫秀丽,李娜,杨佳婷,卫相润,贺西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44-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功率工作状态下,振动体在谐振频率附近会激发其他振动模态,这些模态会产生非线性效应,并干扰谐振模态。为了减弱模态耦合的影响,在阶梯圆盘以及平盘圆盘背面进行开槽,使谐振模态与相邻模态的间距增大;并研究了相邻模态之间距离较大时,所对应的开槽位置及几何参数。结果表明:开槽位置在位移方向的次最大位置附近时,谐振模态与其相邻模态的频率间距最大,并且圆盘的辐射声场的指向性不发生变化。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刘姣姣,李玉虎,邢惠萍,周亚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50-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聚乙二醇600、水性环氧B-63和羟乙基纤维素组成的柔韧剂对巨幅历史照片卷曲、折条及断裂等病害及治理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处理前后明胶膜的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和差式扫描量热仪等图谱进行分析,揭示了柔韧剂对照片的增韧机理。对柔韧剂处理前后模拟试样的柔软度、耐折度、抗张强度、撕裂度、色差等测试发现,照片的整体性能都有所提升。这说明该柔韧剂有望在治理巨幅历史照片的卷曲等病害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 吴亚丽,邵二莎,李吉祯,张国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56-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商品化的中性二茂铁燃速催化剂存在的易迁移易挥发问题,以二茂铁四氮唑钠和水溶性金属盐为原料,制备了8种二茂铁四氮唑的金属盐(包括Fe(Ⅲ)、Co(Ⅱ)、Ni(Ⅱ)、Cu(Ⅱ)、Zn(Ⅱ)、Ag(Ⅰ)、Pb(Ⅱ)、Bi(Ⅲ)的金属盐)。用FT-IR、UV-Vi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用TG-技术研究了热稳定性,发现所有金属盐均在200 ℃以上分解,表明它们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了这些金属盐的电化学性质,发现它们大多数是不可逆氧化还原体系。用DSC技术评价了它们对固体推进剂主组分AP、 RDX和HMX热分解的燃烧催化作用,发现这些二茂铁四氮唑金属盐均能使AP热分解温度更加集中,分解速度加快;部分金属盐可提高RDX的放热量,并降低RDX的分解峰温,但这些金属盐对HMX的热分解过程作用甚微。因此,这些二茂铁四氮唑金属盐对AP和RDX的热分解具有良好的燃烧催化作用。
  • 杜滕,李运涛,刘存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6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Gd0.5Sm0.5(BA)3Phen·H2O的醇酸树脂掺杂复合材料。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测试,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稀土配合物的掺入量为0.6%时,制得的醇酸树脂荧光材料以365 nm激发能发出稳定、具有良好发光强度的橙红色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55 ℃,搅拌速率为600 r/min,反应时间为5 h。
  • 陈汕,张欢欢,吴思佳,尤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65-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PCR结合引物步移法测定了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 1859)和四目扇野螟Pleuroptya inferior(Hampson, 1898) 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对二者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黄杨绢野螟和四目扇野螟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是15 249 bp和15 348 bp,基因的组成和排列与其他已公布的螟蛾总科昆虫相同,均由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2个转运RNA基因(tRNA)、2个核糖体RNA基因(rRNA)和1个长度可变的A+T富集区组成。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除COⅠ以CGA作为起始密码子外,其余均以ATN作为起始密码子。对于终止密码子的使用,除COⅠ、COⅡ、ND5存在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或TA外,其他均为完全终止密码子TAA。21个tRNA基因均可形成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只有tRNASer(AGN)比较特殊,其二级结构缺失DHU臂,在该位置形成了一个环。黄杨绢野螟和四目扇野螟线粒体基因组的A+T富集区位于12S rRNA和tRNAMet之间,长度分别为344 bp和366 bp,A+T含量明显高于线粒体基因组中37个编码基因。此外,A+T富集区还存在一些保守序列、poly-T和poly-A结构以及串联重复序列。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采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对螟蛾总科10个亚科进行初步的系统进化分析,两种结果均符合以往形态学和分子数据的研究结果。
  • 石子齐,肖丽,马妮,高晓杰,韩娟娟,黎金媚,侯依凡,刘政,薛昌志,宋喜贵,侯颖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76-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良的生物淘筛(Biopanning)流程,以人卵巢癌细胞为靶细胞进行5轮消减筛选,从噬菌体展示12肽文库(Ph.D-12 phage displayed peptide library)筛选到靶向人卵巢癌的12肽克隆,通过ELISA、细胞免疫荧光法等方法从细胞水平鉴定了最佳阳性多肽噬菌体克隆R20靶向卵巢癌细胞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显示:R20可以特异的、敏感的与卵巢癌细胞SKOV3结合,不与正常细胞或者其他癌细胞结合,具备进一步研发为卵巢癌导向分子元件而应用于卵巢癌靶向诊治试剂或药物研发的潜力。
  • 资源与环境科学
  • 马耀峰,张春晖,刘军胜,高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81-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全域旅游的空间、格局、供给和动能4个维度,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方法,探讨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提出:以“3色廊道+5个旅游目的地+6大特色旅游体验区”建设,重构陕西旅游发展空间;通过编制规划和示范区带动等路径,以陕北、关中、陕南三地协同发展实现旅游格局优化;以创建全域旅游产品体系与特色品牌,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1+3+N”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产业融合等,激发旅游新动能。
  • 王剑,马蓓蓓,薛东前,李玲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89-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公交线路首末站为节点,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可达性模型、最优尺度分解等方法,探讨西宁市城市公共交通要素可达性及关联度。结果表明:西宁市公交线路设置不合理,线路里程及线路非直线系数多数超出国家标准,线路网密度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可达性呈现由带状中心向四周对称递减分布的规律,集中分布程度较高,分布均匀度较低,出现区域优值和区域劣值;空间与时间可达性分布相似,费用可达性与时空可达性明显不同;综合可达性总体分布呈现由中心向四周递减规律,与时间和空间可达性相关度高,与费用可达性相关度低。完善枢纽站建设、增加城市新区线路、推进线网优化速度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
  • 高楠,张新成,马耀峰,王琳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97-1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并选取大同市为案例地,依据耦合协调度等级及阶段划分标准,将大同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划分为3个阶段:探索失调阶段、过渡发展阶段、创新上升阶段;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探索大同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大同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显著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大同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旅游产业滞后类型占多数;大同市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2011年实现了从失调阶段向协调阶段的转变;从静态角度看,大同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与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 4、0.983 4、0.789 2、0.987 5、0.968 3;从动态角度看,大同市各因素对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 白洋,瓦哈甫·哈力克,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卓乘风,邓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108-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2001—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经济增长全局变动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呈现“俱乐部集聚”现象;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西南地区溢出效应大于西北地区;不同交通方式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均做出积极贡献且存在空间差异,其中民航贡献率最大。
  •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
  • 王烨,薛敏,郭晓强,冯翠娇,高贵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6): 115-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长处于对数期的猕猴桃青霉为实验对象,研究气体ClO2对猕猴桃青霉的抑制作用及主要细胞内容物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ClO2对青霉孢子的萌发与菌丝体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0.8 mg/L处理7 min及0.6 mg/L处理10 min均可完全抑制猕猴桃青霉孢子的萌发;2.8 mg/L处理25 min可以完全抑制青霉菌丝体的生长。气体ClO2损害了青霉细胞屏障功能及细胞膜的渗透性,气体ClO2对猕猴桃青霉蛋白质、DNA、K+的渗漏量影响较大,与青霉的抑制率相关性较强,可能是抑制青霉的重要原因;而气体ClO2对猕猴桃青霉Mg2+、Ca2+的渗透量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