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本期目录

2015年, 第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5-10
  

  • 全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闫莉,陈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响应变量随机缺失下广义线性模型的经验似然推断。首先构造未知参数的经验似然比函数,并证明其渐近分布为卡方分布;其次得到参数的若干估计量并得到了其渐近分布,研究结果可以直接构造参数的置信区间或置信域;最后利用模拟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良性质。
  • 费秀海,张建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矩阵分解的方法证明了|mn(m+n)(m-n)|-无挠的三角代数上的每一个零点(m,n)-高阶可导映射都是高阶导子。作为此结论的应用, 得到套代数或|mn(m+n)(m-n)|-无挠的上三角分块矩阵代数上的每一个零点(m,n)-高阶可导映射都是高阶导子。
  • 李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1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初等方法及解析方法研究了级数∑+∞n=11(na2(n))s的计算问题,证明了恒等式∑+∞n=11(nak(n))s=ζ2(ks)ζ(2ks)×∏p1+11+pks×…×∏p1+1k-2+pks,其中ak(n)为n的k次补数,s为实部大于等于1的复数。
  • 折海芳,赵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13-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了W-引代数偏序集与强W-代数偏序集的概念。讨论了W-代数偏序集、Exact偏序集以及代数偏序集的关系,证明了W-代数偏序集在保定向并的单的核算子下的像是W-代数偏序集。最后得到了每一点有最小局部基的弱Domain是强W-代数Domain,证明了弱Domain上的Scott连续映射保局部基当且仅当它保Weakly way below关系。
  • 梁丽,伍国兴*,陈飞,商绍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18-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矩阵方程Xα+A*X-βA=I的Hermite正定解的存在性问题。首先,给出矩阵方程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即存在一个Hermite正定阵M,使得矩阵A满足如下的分解:A=(M*M)β2αN;其次,在所得结论的基础上,利用CS分解定理,得到矩阵方程有解的另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存在酉矩阵P、Q以及对角矩阵C>0,D≥0,使得A=P*CβαQDP,其中C2+D2=I,CP=PC,此时方程的解可表示为X=(P*C2P)1α;最后利用Brouwer不动点定理,证明若‖A‖≤βα+ββααα+β,则矩阵方程在区间βα+βI,I上有解X。
  • 物理学
  • 李佳伟,杨万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21-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氧化钇钡铜(YBCO)超导体的捕获磁场,成功制备了单畴YBCO超导块材,研究了不同强度脉冲磁场和充磁次数对YBCO超导体捕获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直径20 mm的YBCO超导体,存在一个最佳的脉冲磁场强度,使得捕获磁场最强;当采用最佳脉冲磁场充磁时,增加充磁次数可以显著增加YBCO超导体的捕获磁场。进一步采用Bean模型解释了该磁化规律。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YBCO超导体的磁化效果和理解YBCO超导体的磁化机制。
  • 杨科利,屈世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26-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非局域耦合帐篷映像中的周期态,通过计算耦合系统的信息熵和同步序参量,发现系统中存在两类周期态,即非同步周期态和完全同步周期态。非同步周期态在空间呈现连续的波型分布,时间上也呈现周期性。其空间周期随着耦合半径的减小而减小,时间周期随系统参数的改变而变化。当完全同步态出现时,系统中各格点的动力学状态同步到单映像的非稳定周期态,这与以往的耦合系统中系统同步于单映像的稳定周期轨道有所不同。这类同步态的出现归因于格点间的动力学耦合,可以模拟神经元间触突耦合的丰富放电行为。
  • 秦翔,陈晓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31-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Pb0.925Ba0.075Nb2O6-0.5wt.%TiO2(PBN-T)压电陶瓷,并详细研究了退火对PBN-T陶瓷的结构、介电及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中选取退火温度为500~800 ℃,退火时间为12~168 h,退火气氛为空气中无额外Pb2+源、空气中含额外Pb2+源及氮气中含额外Pb2+源。结果表明:陶瓷的电学性能与退火参数密切相关,在600 ℃、氮气中含额外Pb2+源气氛下退火73 h的陶瓷试样具有较佳性能,其居里温度为523 ℃,室温下压电常数为85 pC/N,极化试样经500 ℃热处理后仍具有较高的压电常数82 pC/N。
  • 刘志刚,刘鹏,陈晓明,赵小刚,晁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37-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传统的电子陶瓷制备方法,以氧化硼(B2O3)为掺杂剂,制备了Pb0.925Ba0.075Nb2O6-0.5wt.%TiO2-xwt.%B2O3(PBNT-xB)(x=0、0.02、0.04、0.06、0.08)压电陶瓷。详细研究了B3+离子掺杂对偏铌酸铅(PbNb2O6)基陶瓷的晶格结构、显微结构、介电及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B2O3有助于提高陶瓷的致密度,陶瓷的晶粒尺寸和晶格参数随着B2O3掺杂量的不同而改变。B2O3的掺杂量为x=0.04且在1 260 ℃烧结的陶瓷表现出优异的介电及压电性能。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杨维平,郑行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43-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柱内反应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化学发光检测痕量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方法基于酸性重铬酸钾在毛细管柱内与抗坏血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具有化学发光催化活性的Cr(Ⅲ), 通过毛细管电泳分离化学发光法检测Cr(Ⅲ)间接地测定抗坏血酸的含量。电泳缓冲液由0.02 mol/L HAc-NaAc (pH 4.7) 和1×10-3 mol/L EDTA溶液组成。对影响分离和检测的各参数都进行了优化实验。抗坏血酸检测限(3σ)为6×10-11 mol/L。该方法具有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可用于血液中痕量抗坏血酸的测定。
  • 戎岩,李玉虎,王保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47-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酒泉西沟四、五号墓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3年清理发掘出土,发掘后原址保存,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出土发掘20年后,壁画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酥粉、泛白以及壁画颜料层脱落等病害。通过对遗址产生病害部位的本体土样进行含水率、pH值、电导率和XRD物相分析、EDX能谱、可溶盐离子色谱以及SEM扫描电镜等分析,揭示了造成遗址产生病害的盐类主要是硫酸盐和氯盐;同时对病害盐对土遗址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 王丽丽,马沙沙,王维佳,孙宝丽,李宝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53-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3-甲基-2-氰基吡咯-4-甲酸乙酯为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一个含吡咯并三嗪母核结构的新颖化合物5-甲基-4-(1-氮杂环丙基)吡咯并\[2,1-f\]\[1,2,4\]三嗪-6-甲酸乙酯。通过对其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条件优化,三步反应以总收率43 %制得目标产物。反应所及中间体和最终产物通过1H NMR、13C NMR、HRMS、FTIR进行了结构表征。
  • 生命科学
  • 马丽滨,何祝清,张雅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57-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油葫芦属Teleogryllus是常见的蟋蟀类群,对农作物具一定危害,一些种类还是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模式动物。本文厘定并重新描记了该属的中国种类;讨论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 Matsuura)和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occipitalis(Serville)的形态变化;回顾了该属3个种Gryllus mitratus、Gryllus testaceus、Teleogryllus occipitalis的学名变化并确认了其有效性;首次报道了外来物种澳洲油葫芦Teleogryllus commodus(Walker)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 张趁华,蔡家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64-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抗人大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免疫组化检测中的应用,制备了抗人大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纯化后鉴定其纯度,并应用于临床免疫组化检测大细胞肺癌。结果显示,采用辛酸-硫酸铵法纯化小鼠腹水中的单抗效果较好。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制备的抗人大细胞肺癌单抗可特异性地鉴别人大细胞肺癌。其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免疫组化检测中,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较可靠的辅助指标。
  • 杨星,陈皓,叶明付,代鑫,夏海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68-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可诱导较强免疫反应及呈现高拷贝抗原小肽的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epatitis B Virus Core Protein, HBc)类病毒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作为免疫载体蛋白,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蓝白班筛选元件Lac Zα插入HBc的主要免疫显性区域,构建获得外源小肽与HBc融合的通用原核表达载体。在此通用载体的基础上,通过PEP-3小肽替换Lac Zα片段,构建了PEP-3与HBc融合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进行了HBc/PEP-3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该新型通用载体的成功构建,将为小肽疫苗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有效工具。
  • 资源与环境科学
  • 殷方圆,殷淑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74-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60—2012年我国8个区域310个站点的夏季逐月降水数据,采用趋势特征指数、M-K检验和空间差值等方法,分析我国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从时空分布看,1960—2012年,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其中,长江中下游和西北西部地区夏季降水量显著增加,两个地区均在1990年代夏季降水量增加最多;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从东北到西南一线,夏季降水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倾向率负值带,其中,东北和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减少最显著,东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在2000—2010年减少最多,华北地区在1980年代减少最多;区域内部安徽省夏季降水量增加最多,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云南省和四川省夏季降水量减少最明显。长江中下游和西北西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变化达到突变水平,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86年和1989年,均表现为降水量由少到多的变化。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夏季降水量增多,华北和东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减少可能是东南夏季风减弱造成的;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量减少可能与西南季风减弱有关,西风气流对流活动加强可能是造成中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增多的重要原因;青藏高原地形复杂,降水量受地形的影响较大。
  • 王肖惠,姚士谋,陈爽,王成新,余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80-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现代省会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以四个典型沿海省会城市南京、杭州、济南、广州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空间扩展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沿海省会城市空间扩展沿交通走廊定向发展、集聚与扩散等主要规律。指出沿海省会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利用、环境恶化、用地无序蔓延等问题,对未来大都市良好生态环境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 李国强,方海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86-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位于东北典型黑土区的黑龙江省拜泉县双阳河中上游24个水库控制流域为研究对象,将137Cs核素示踪得到的土壤侵蚀强度数据用于WaTEM/SEDEM模型参数的校正,并利用24个水库流域的产沙数据进行验证。齐心水库流域25个不同土地利用土样点的土壤侵蚀强度表明,耕地侵蚀强度大,平均侵蚀强度为24.5 t/(hm2·a),灌木林和草地侵蚀强度居中,平均侵蚀强度分别为5.6和9.5 t/(hm2·a);林地侵蚀强度最小,平均侵蚀强度为1.1 t/(hm2·a)。WaTEM/SEDEM模型校正得到了泥沙输移能力系数(Ktc)最低值和最高值的最佳组合为4 m和8 m,此时模型效率系数cNS达到最大值0.62。对24个水库流域模拟得到的年产沙量和产沙模数与实际产沙相关系数均达0.70以上。此核素示踪技术和模型模拟的有效结合,可为水沙资料稀缺的黑土区或类似地区的土壤侵蚀研究及水土保持合理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 袁再健,谢栌乐,沈彦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93-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河北省为研究区,采用能值法从省、地级市、县域三种空间尺度,年与多年两种时间尺度探讨2001—2011年河北省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1年来,河北省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多年平均值为0.49,并且时间上总体呈下降趋势;河北省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空间差异显著,东南平原地区明显高于西北山部地区,在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中,衡水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最大,承德最小;灌溉用水、降水、人力投入、农药化肥施用、机械动力投入等是影响河北省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主要因素,但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其中灌溉与降水的影响最为显著,且灌溉用水、人力投入与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有正相关关系,而其他因子与分摊系数是负相关关系。
  •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
  • 李璐,姚美,张华峰,陈文杰,黎梅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98-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取得到了韭菜(Allium tuberosum)、大葱(Allium fistulosum)和小葱(Allium ascalonicum)3种葱属蔬菜的水提物、醇提物与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3种葱属蔬菜的多糖含量,采用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和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方法比较研究了3种葱属蔬菜水提物、醇提物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韭菜、大葱和小葱多糖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1.40%、22.57%和15.97%。韭菜、大葱、小葱的水提物、醇提物和多糖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基于量效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3种葱属蔬菜醇提物、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多糖。不同种葱属蔬菜的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其中韭菜水提物、醇提物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最高,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值分别为27.46、15.58、2.05×103,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值分别为66.41、25.48、3.16×107,韭菜醇提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维生素C(Vc)接近。韭菜醇提物、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 体育科学
  • 胡柏平,汪晓瑞,夏敏慧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3): 104-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游泳运动对攻击行为大鼠肾脏形态及HSP70表达的影响。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5组:安静对照组(A组,n=8),群居游泳组(B组,n=8),攻击对照组(C组,n=8),攻击游泳组(D组,n=8),入侵组(E组,n=10)。采用单笼饲养加入侵鼠攻击建立攻击模型,建模成功后,群居游泳组和攻击游泳组按照训练要求进行8周的游泳训练。取材制作大鼠肾脏切片,进行HE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并分析大鼠肾脏HSP70的表达。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攻击对照组及攻击游泳组大鼠肾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形态学改变,两者相比攻击对照组改变明显;群居游泳组大鼠肾脏HSP70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攻击对照组表达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攻击游泳组表达显著低于攻击对照组(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游泳运动和攻击性应激的交互作用对大鼠肾脏HSP70蛋白的表达产生显著影响。中等强度游泳运动可以拮抗攻击行为大鼠肾脏过强的应激反应并减少形态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