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本期目录

2014年, 第4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10
  

  • 全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李志慧,杨丽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存取结构与连通超图之间的关系,将7人参与的一类存取结构转化为连通超图中顶点数为7的一类共94种超图存取结构,研究了最优信息率及其所对应的完善秘密共享方案的构造.运用超图理论及方法对其中80种超图存取结构最优信息率的精确值进行了计算,并给出达到此信息率的秘密共享方案的具体构造方法;对其余的14种超图存取结构运用λ-分解等方法给出最优信息率的上下界.证明了具有n个顶点且秩为r的超图,其超边数至少为(n-r)/(r-1)+1条,至多为Crn条;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满足一定条件的顶点数为n(4≤n≤9),超边数为4且秩为3的非理想超图的最优信息率为2/3.
  • 郝夏芝,姚若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7-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假设不变子空间为二维的前提下,利用不变子空间方法有效构造了一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所允许的若干二维不变子空间,基于这些不变子空间获得方程组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广义变量分离解;同时基于符号计算系统Maple给出相应的符号计算算法,该符号计算方法可以容易地由低维扩展到高维情形.
  • 王丽真,黄晴,亢小玉,左苏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1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类高阶非线性退化抛物方程的精确解.利用Lie对称群的方法,建立了该方程由4个向量场生成的有限维对称群及7个非等价子代数组成的一维优化系统,得到p=2、n=1时Newton流体的两类群不变解和p=3、n=1时幂律流体的3类群不变解.结果表明:对于这两种情形,所研究的流体均存在有限时间内发生爆破的群不变解.
  • 袁海龙,李艳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15-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类具有Holling Ⅲ型捕食-食饵模型平衡态正解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利用锥上的不动点理论给出正解存在的充分条件;讨论了m充分大时, 借助上下解方法构造出模型的正解,并根据线性稳定性理论讨论了该正解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当参数a>λ1,c>λ1-dθ2a1+mθ2a时,共存解存在, 且当c>λ1时, 共存解是线性稳定的.
  • 曾晴,马苗,孙莉,周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19-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不可见水印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小波域数字水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载体图像进行2级小波变换,对第2级对角细节子图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水印嵌入位置;然后对二值图像水印进行Arnold变换和一维化处理,获得待嵌入的水印比特流,并根据该比特流和奇异值矩阵中各元素的不同组合嵌入水印;最后经小波子图重构和小波逆变换得到含水印的载体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干扰、滤波、压缩、旋转、缩放、剪切等多种攻击下,该方法明显优于现有的一些奇异值水印方法.
  • 物理学
  • 王利强,屈世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24-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损伤扩散技术和Metropolis抽样方法,研究了二维正方格子上具有晶格场作用的混合自旋伊辛模型的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损伤和磁化强度具有相似的温度依赖关系.在给定晶格场强度下损伤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且存在一个临界温度.当温度高于该临界温度时,具有不同初始组态的两系统相空间轨迹重合.系统的临界温度随着晶格场强度的减小而增加.当晶格场足够弱时,系统退化为纯粹的伊辛模型;反之,随着晶格场强度的增强系统的相变温度连续减小到0.没有观察到一阶相变,因而不存在三临界点现象.
  • 牛海波,陈光德,耶红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29-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现代极化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一种结构简单、直观的计算模型,分别采用Berry phase和最大局域化Wannier函数方法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了纤锌矿结构的ZnO、AlN及GaN半导体的自发极化及压电系数,研究了自发极化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与已有报道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AlN的自发极化及压电系数在三种半导体中最大,其自发极化超过另外两种半导体的两倍.发现最大局域化Wannier函数方法与Berry phase方法相比,由于产生了Wannier中心,因此在分析自发极化、电子结构及原子成键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能给出更清晰的物理图像.
  • 余保民,郭志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34-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量子系统的状态可以用Hamiltonian的本征态进行绝热逼近的一个充分条件,给出了满足条件〈f(t)|f′(t)〉=0(t∈\[0,∞))且∫∞0‖|f′(t)〉‖dt<ε的函数f(t)的存在性及一般形式.首先给出了单量子比特态的一般形式,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单量子比特态满足上述条件时其分量的具体结构和所应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之后把上述结果推广到n维系统中,得到了n维系统中的量子态满足绝热逼近条件时各分量应满足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 李果,林书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39-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新型径向复合压电陶瓷变压器,并应用等效电路方法对阶梯金属圆环和厚度极化的压电振子的径向振动,以及阶梯厚度比与最大电压增益及机电耦合系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的此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推导出输入阻抗、共振频率、反共振频率、电压增益和功率效率的解析解,并将计算所得的共振频率、反共振频率与ANSYS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变压器在共振频率驱动下获得最大电压增益,在共振频率和反共振频率下获得最大功率效率;电压增益和功率效率在固定频率下,都存在着最佳负载.
  • 李洋洋,张明铎,马奭文,闫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46-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FLUTENT软件对旋涡哨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旋涡哨内的流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旋涡哨内部流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流场分布具有轴对称性,流动轨迹近似为螺旋,从中心沿径向方向压力逐渐增大,合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腔体直径的增加,在腔体内合速度、切向速度和总压值都减小,而在出口管内合速度、径向速度和总压值增大.而在整个旋涡哨内部轴向和切向速度皆不随腔体直径的增加而变化.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段晓燕,李保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52-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合成了表面带正电荷和表面带负电荷且粒径相同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以及表面带有负电荷的金纳米粒子(AuNPs),考察了AuNPs对表面带不同种类电荷的CdTe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结果表明:AuNPs对表面带正电荷CdTe量子点荧光具有更强的荧光猝灭能力,在pH=5~9时,AuNPs对表面带正电荷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率为0.640~0.846,对表面带负电荷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率为0.534~0.690.静电吸引可以增强AuNPs与CdTe量子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 党婕,艾媛媛,郑行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56-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以壳聚糖/PEI复合水凝胶作为模板成功制备了核壳型Au/SiO2复合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原子吸收光谱对该复合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纳米粒子呈现球状并为核壳结构,粒径约为70 nm,核和壳的厚度分别约为25 nm和45 nm,金纳米粒子在该复合纳米粒子的核部分呈现不连续状态,这种状态能够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研究了该复合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并发现其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 刘存海,张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62-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实验分别确定了微氟循环蚀刻液的配比及微氟循环蚀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蚀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5.5,温度为48 ℃,时间为2.2 h.并经SEM和IR实验测试,玻璃表面蚀刻均匀,蚀刻深度为5.8 μm,深度均一,表面平整,无侧蚀现象.蚀刻后废液经化学处理可实现循环使用.
  • 生命科学
  • 陶树兴,郭贤,梁健,柴霞,张娟妮,魏园媛,冯晓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65-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筛选利用纤维素的高效固氮芽孢杆菌作为生产生物固氮菌肥料的菌株,将土壤样品悬液在80 ℃水浴加热10 min,采用以微晶纤维素为碳源的无氮培养基富集和分离纯培养;用DNS法测糖、微量凯氏定氮法定氮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效率;通过盆栽试验观察菌液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比对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实验筛选到生长较快、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效率较高的利用纤维素的固氮芽孢杆菌菌株CX21,该菌株在黄瓜盆栽试验中可以达到对照处理施用化学氮肥的等同效果;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胶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
  • 路美玲,李建宁,魏春玲,刘一辉,任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70-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运用相对特异的钙激活钾通道阻断剂蝎毒和蜂毒明肽分别阻断BK和SK通道,观察对损伤神经自发放电模式的影响,并将其与非特异性钾通道阻断剂四乙基铵的作用进行比较,以揭示参与调节放电节律的钙激活钾离子通道的亚型.结果显示,蝎毒和蜂毒明肽均可以使放电节律呈现分岔转迁.这些结果提示在坐骨神经的损伤区表达有BK与SK通道,并可能参与调控损伤区神经纤维的自发放电.
  • 秦源,南春燕,路哲,孙建军,梁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76-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深入认识森林凋落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间的关系,通过小盆模拟凋落叶覆盖实验,运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主要树种凋落叶覆盖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单一种类凋落叶处理后的细菌群落其Shannon-Wiener指数的变化趋势为辽东栎(3.54)>油松(3.49)>白桦(3.30);不同凋落叶混合处理后,细菌群落多样性增高或降低,以油松-辽东栎-白桦凋落叶混合处理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8种处理土样可分为4个类群,分别代表了凋落叶混合处理土壤(S2、S5、S3和S4),单一种类凋落叶处理土壤(S7和S8),单一种类凋落叶处理土壤(S6)和无凋落叶处理的土壤对照(S1).研究表明:凋落叶覆盖处理可使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凋落叶单独处理和混合处理所造成的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不同,这些变化与凋落叶种类及其交互作用方式有关.
  • 资源与环境科学
  • 任志远,李冬玉,刘宪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81-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P-M模型、气候倾向率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秦岭南北近52年地表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潜在蒸散量(ET0)和干燥度指数(I)均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空间分布型式; (2) ET0呈下降趋势,降速为-0.314 mm/a(P<0.05),其中1993年之前下降趋势显著,为-2.699 mm/a(P<0.01);(3) I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0.022/10 a,在空间上呈现中部下降、两侧上升的分布型式,上升和下降趋势区域分别占62.62%和37.38%;(4) 各年代干湿分界线变化显著,20世纪90年代最干旱,21世纪干燥程度有所缓解;(5) 秦岭南北地表干湿状况及干湿分界线的变化主要归因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及降水量的变化.
  • 李红艳,李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86-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近10年来生态服务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价值转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 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178.53、263.13和270.65亿元;(2) 2000—2010年宝鸡市和商洛市的生态服务价值处于领先位置;从空间转移上来看,宝鸡市向西安市转移的价值最大;(3) 从土地利用类型方面来看,耕地的生态价值最大,建设用地的生态价值最小,生态服务价值的转移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其次是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4)从整个区域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南部的生态服务价值高于北部,分布格局存在区域差异,北部需要继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方海燕,孙莉英,聂斌斌,于信芳,王随继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92-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WaTEM/SEDEM模型,以湖南省3个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莲花堰和石门坎水文站水沙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正和验证,并将验证后的模型模拟双枫潭流域的侵蚀产沙,模拟结果表明:双枫潭流域年均产沙模数为631 t/km2;受地形和土地利用的影响,流域侵蚀模数在0~10°坡度范围内总体呈现沉积,而在大于10°的坡面上侵蚀强度随坡度增加而增加.流域内旱地土壤侵蚀强度为3 345 t/(km2·a);草地侵蚀速率为430 t/(km2·a);林地和灌木林用地总体上表现为沉积,其沉积速率分别为110和83 t/(km2·a).将以上模拟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比较,证实WaTEM/SEDEM模型在模拟流域侵蚀产沙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利用该模型可为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 毛沛妮,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周亚利,郑树伟,周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98-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汉江上游谷地归仙河口剖面的常量元素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归仙河口剖面风成黄土的化学成分以SiO2、Al2O3和Fe2O3为主,Ca、Na、Mg、Si相对于K表现为迁移淋失,Fe、Al相对富集,元素的活动性及迁移序列为Ca>Na>Mg>Si>K>Al>Fe,Ca、Na、K的迁移特征说明其达到中等风化阶段.化学蚀变指数、K2O/Na2O、SiO2/Al2O3、(CaO+K2O+Na2O)/Al2O3和(Al2O3+Fe2O3)/(MgO+CaO+Na2O)等地球化学参数,说明古土壤S0形成时期的化学风化最强烈,黄土L1、Lt和L0形成时期的风化作用相对较弱;揭示汉江一级阶地抬升(18.0 ka B.P.前后)以来气候干冷,11.5 ka B.P.开始气候转向暖湿,8.5 ka B.P.开始气候最为暖湿,3.0 ka B.P.开始气候骤然恶化;并记录到4次洪水事件,分别发生在12.5~12.4 ka B.P.、 7.5~7.0 ka B.P.、 3.1~3.0 ka B.P.和1.0~0.9 ka B.P.期间.
  •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
  • 刘阿娟,张静,张化朋,张鹏,梁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1): 105-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虎奶菇菌核多糖进行硫酸化、羧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修饰,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化和硫酸化修饰提高了虎奶菇菌核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羧甲基化修饰效果更为显著.乙酰化和磷酸化修饰使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有所下降,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 DPPH·) 清除率有所增高.修饰后的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羧甲基化和硫酸化修饰后提高显著,且羧甲基化优于硫酸化.研究发现采用合适的修饰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虎奶菇菌核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