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本期目录

2013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5-10
  

  • 全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汪开云,赵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了模糊Quantale的概念,证明了模糊Quantale范畴同构于L-代数范畴,于是从范畴论的角度说明L-代数也可以看成是Quantale的模糊化结构; 给出了模糊Quantale范畴中的极限的具体结构,同时证明了该范畴是完备范畴; 给出模糊Quantale范畴中逆系统的逆极限结构, 引入了两个逆系统之间映射的定义,由此导出两个逆系统的逆极限之间的极限映射.
  • 罗清君,王国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7-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描述经典命题逻辑中全体公式之集F(S)的拓扑结构, 基于理论Γ在F(S)上诱导的同余关系构建一致结构与一致拓扑.证明了所得的一致拓扑是第二可数的、零维的、没有孤立点的完全正则拓扑, 且逻辑连接词与→关于导出的一致拓扑是连续的.得出了n个极大相容理论恰好将F(S)划分成2n个两两不交的非空区域,且每个区域在逻辑度量空间中的直径均为1.
  • 王晓瑛,董小茹,刘华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13-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整数及其逆的误差项均方值估计.利用广义Bernoulli数、Dirichlet L-函数的均值定理,给出一个渐近公式,所得结果表明该类函数具有较好的渐近分布性质.
  • 丁晓阳,郭晓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17-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图的单源点最短路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求解算法并分析了其算法复杂度.该算法定义了一个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元胞空间上元胞状态的变化,能够获得某设定结点到其他结点的最短路.在实验阶段,分别用经典Dijkstra算法和提出的算法对随机生成的不完全无向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的Dijkstra算法,该算法不但能够获得与之相同的仿真结果,并且具有规则简单、易于实现、效率高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物理学
  • 凤飞龙,李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22-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模式展开法推导了兰姆波在板面上矩形槽处的散射场求解方案,通过算例研究了低频时首阶对称模与非对称模的反射系数,分析了反射幅度的分布特性.研究发现:槽长变化时各散射系数变化均受矩形槽处薄板内各兰姆波传播模耦合调制,调制频率符合各模式半波长谐振特征,各调制函数初始相位主要受槽深影响,给出了a0模调制函数中初始相位受槽深的影响曲线.研究结果明确了散射系数谐振特性与敞口结构振动特征的关系,验证了求解方案的可行性.
  • 徐永刚,段艳涛,安斓,林钱兰,朱海飞,林富锟,李永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26-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转移矩阵法和局域振动模式理论,讨论了利用由树脂玻璃和水腔交替构成的声子晶体制备具有分子能态特点的宏观器件的方法;研究了水层宽度梯度变化时声子晶体中的Wannier-Stark阶梯和Bloch振荡.研究结果表明用宏观尺寸材料制备的声子晶体会表现出类似于微观的物理效应,这对于利用宏观尺寸的材料制备更为实际的声子晶体器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黄聪,张劭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31-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自发曲率模型,研究了高斯曲率弹性模量(kg)对哑铃形开口膜泡形状的影响.通过打靶法数值求解开口膜泡在确定边界条件下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计算不同kg下膜泡的平衡形状.对两类特征形状研究了kg对膜泡平衡形状的影响.对于口径较大的形状,它可以看成是一个球形和另一个部分球形用细小脖子连接起来的形状,kg 对这类膜泡形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间连接处半径rc的变化上;而对于口径较小的接近闭合状的哑铃形膜泡,kg对这类膜泡的影响体现在其开口处形状的变化上.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宋少飞,周福林,弓巧娟,韩秋萍,沈淑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36-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微凝胶,以PAM微凝胶为微反应器,通过气相原位还原,利用甲醛与银氨溶液的银镜反应,制得了表面担载银纳米粒子的微米级Ag/PAM复合微球.利用SEM、XRD和TGA等手段对复合微球进行了形貌和组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微球具有规则的表面图案化形貌和核-壳结构,并具有内亲水外疏水的特性,银纳米粒子担载量大约为8.52%.
  • 那丽丽,杨红,邓海娟,廖先富,周彦,常焕,晋婧,丁胜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40-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在反相悬浮聚合中加入致孔剂的方法制备温敏性大孔PAM-co-PNIPAM微球,并以该微球为载体固定化果胶酶,探讨了温度、pH值、时间、加酶量、戊二醛浓度、交联温度、交联时间对果胶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固定化果胶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微球具有很好的比表面积和温度敏感性;当固定化果胶酶的载酶量高达322.6 mg/g时,载体本身仍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固定化果胶酶在pH为3.0~4.5,温度为50~60 ℃的范围内仍能保持较高的酶催化活性. 在存储30 d后固定化酶的活性仍能保持为原来的80%左右,而且具有较高的操作稳定性,在连续使用20次后,仍有68%以上的活性.
  • 生命科学
  • 陶树兴,张娟妮,郭贤,柴霞,魏园媛,冯晓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45-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2-3-2抗线虫作用与几丁质酶活的关系,对几丁质酶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探讨酶的特性,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抗线虫效果,用DNS定糖法测定了几丁质酶活力.实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2-3-2对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显著,其抗线虫作用与几丁质酶活性呈正相关.几丁质酶产酶培养基组成为(g/L):胶体几丁质65,酵母膏1,葡萄糖5,KH2PO4 0.7,K2HPO4 0.5,MgSO4·7H2O 0.5,FeSO4 0.01,NaCl 0.5,微量盐 1mL/L;起始pH 7.0,温度为30 ℃、培养时间为72 h.与优化前相比,酶活性提高了1.59倍,达到35.17×10-10 mol/s.枯草芽孢杆菌2-3-2几丁质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 ℃,最适pH为7.0;温度高于50℃及碱性条件下酶活力下降.
  • 徐畅,安书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50-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下丘脑促垂体区微量注射白细胞介素-6,记录左心室内压峰值(LVSP)、心率(HR)、瞬时上升速率峰值(dp/dtmax)和瞬时下降速率峰值(-dp/dtmax),探讨SD大鼠下丘脑IL-6对心功能活动的影响及其中枢机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大鼠下丘脑微量注射IL-6能引起LVSP、HR、dp/dtmax、-dp/dtmax极显著升高(P<0.01),并具有时间效应.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后对心功能无明显影响;预先注射L-NAME后再注射IL-6,与单独注射IL-6组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注射阿片肽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引起LVSP显著下降(P<0.01),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预先注射纳洛酮后能明显抑制IL-6所引起的LVSP、HR、dp/dtmax和-dp/dtmax升高效应(P<0.05,P<0.01).结果表明:下丘脑注射IL-6引起心功能增强效应与一氧化氮通路无关,而是经内源性阿片肽通路介导.
  • 于虎虎,梁刚,刘巧巧,徐文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56-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全事件记录法,2011年7—8月对秦岭南坡仿生态环境下养殖的中国大鲵繁殖前期夜间活动节律及影响其出洞活动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天19:30大鲵开始出洞活动,21:30至次日凌晨1:30为出洞活动高峰期,6:30后返回洞穴;雌性和雄性成鲵的夜间活动数量存在显著差异,成体与亚成体的夜间活动数量无显著差异;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大鲵出洞活动的数量与水温、光照强度的相关性较强;当光照强度在685~1 431 lx、相对光照强度为3%时大鲵开始出洞活动或回洞隐藏,而当光照强度降至 0 lx后约2 h、水温在17.1~18.4 ℃时出洞活动达到高峰期.表明在繁殖前期大鲵夜间活动节律同时受光照和水温的影响,光照强度是控制大鲵出洞活动的关键因子,水温是决定其出洞活动高峰期的主要因子.
  • 刘史力,王孝安,郭华,李昊,刘鹏,郑维娜,王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62-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黄土高原4种典型生境下栽植的同龄油松幼苗,分析各生境中幼苗株高、株高和基径间的相关性、幼苗存活率和死亡率变化以及幼苗生长和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生境中油松幼苗存活率的大小为草地生境>灌木丛生境>杂木林生境>桦木林生境,各生境幼苗死亡率高峰为栽植后第一年和第二年,且第一年死亡数量占多数,可能与栽植第一年的保育措施不当有关;幼苗株高和基径均为草地生境>灌木丛生境>杂木林生境>桦木林生境,二者间呈正相关;影响该地区幼苗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酸碱度、种植密度、光照强度、坡度和其他物种的优势度,其中土壤酸碱度、物种优势度和栽植密度的影响最为重要,其次为光照强度和坡度.为有效提高油松幼苗成活率,促进其良好生长,栽植时宜首先选择酸碱度中性或近中性的土壤.考虑到光照条件,除将栽植密度控制在8株/10 m2~10株/10 m2的范围内,还要适时清除其他灌木和杂草,保证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栽植地的坡度不宜过大,可选择小于20°的地块进行栽植,否则会对幼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 王小梅,孙润广,张静,陈睿,张力妮,乔进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68-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揭示超声功率对麦冬多糖结构及活性影响的规律,选用5种功率超声提取麦冬多糖,并利用季铵盐沉淀法对其进行分离,分别得到了5种AP1和AP3多糖.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对AP1和AP3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起初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不断有较大分子量的多糖被提取,但随着超声功率的进一步增大,大分子量的多糖分子量减半,被降解为较小分子量的多糖.气相色谱研究表明随着超声提取功率的不断增大,嵌入麦冬原材料中较稳定,利用小功率很难被提取出来单糖组分如鼠李糖、阿拉伯糖和木糖均被提取.AP1和AP3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麦冬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超声功率为400W时其抗氧化活性最高.可见,超声功率对麦冬多糖的结构及活性均有显著影响.
  • 资源与环境科学
  • 李小燕,任志远,张翀,梁瑞,党珍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76-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GIMMS NDVI数据、气象站点数据、植被类型图等相关资料,用长时间序列相关分析法对中国植被覆盖进行气候限制性分区.结果表明:西部干旱区主要属降水限制区,高纬度和高海拔区为气温限制区,东南沿海降水丰沛区为辐射限制区,荒漠戈壁、水域等属不显著区,还存在双因素限制区;中国植被覆盖具有明显的纬向和经向年内变化规律,1982—2006年植被覆盖变化复杂,总体趋势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好转;受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东南植被覆盖降低.中国植被生长的气候限制性因素规律性很强,需结合植被气候限制性因子进行区域生态恢复和农业生产工作.
  • 奚秀梅,赵景波,邵天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82-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呼和吉林湖西有植被带分布的高大沙山(高差约420 m),对其背风坡沙层进行采样和分析,探讨其粒度组成特征、沙层含水量变化规律及其所表达的环境信息.结果表明:高大沙山背风坡沉积物粒径较其他沙漠粗,4个4 m深的剖面中部和下部出现3%~5%的较高含水量层段,植被带的发育也指示沙山较平缓处存在较高含水量层段,其中的水分会向下运移,证明该区大气降水通过入渗能够成为地下水和湖水的补给来源;上层植被带表层沉积物颗粒较粗,表明该物质是近期风沙活动的堆积物,指示高大沙山仍在移动,4个剖面平均粒径、各粒级含量的垂向变化也表明沙山在活动; 4个剖面的粒度随深度呈现明显的粗细变化,反映风动力的强弱波动; 海拔较高的剖面沉积物平均粒径由下向上呈增大趋势,反映沙山的活动有增强的趋势,海拔高的剖面细沙含量与中沙含量的比值大于海拔低的剖面,指示从长时间尺度看该区风动力由强变弱.
  • 张维,岳波,张志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89-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九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不同填埋结构不同回灌方式下陈腐垃圾中Cr、Cu、Zn、As、Cd、Hg和Pb的含量.结果表明:4个填埋体陈腐垃圾中Cr、Cu、Zn、As、Cd、Hg和Pb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三级标准,厌氧填埋体D(渗滤液回灌)陈腐垃圾中的Cr略微超标, 2种填埋结构清水回灌方式陈腐垃圾中重金属的含量低于渗滤液回灌方式;准好氧填埋结构陈腐垃圾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处于清洁水平,厌氧填埋结构陈腐垃圾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处于轻微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不同填埋结构、不同回灌方式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没有明显的级别差异.
  •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
  • 王小纪,张有林,杨红军,张卫民,张亮,张润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93-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陕西引种的5个早实核桃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与营养成分进行研究,测定引种地与原产地核桃果实的生物学性状和营养成分,并与陕西乡土晚实核桃以及其他油质坚果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种的5个早实核桃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均高于杏仁、榛子、腰果,生物学性状引种地与原产地基本相同;与陕西乡土晚实核桃相比,主要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果实性状好,丰产期提前5 a以上.经综合分析,陕西蓝田县、周至县为早实核桃生态适应区,黄龙县、宜君县为生态较适应区.
  • 杨颖,王琨,高仁杰,侯院林,周芳,段玉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98-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汉中地区的省沽油等8种野生食用植物中营养元素和部分植物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8种野生食用植物宏量营养成分和有益矿物质含量存在差异,铅和汞含量均未超标.色氨酸为石蒜和垂盆草的第1限制性氨基酸,含硫氨基酸为其余6种野生食用植物的第1限制性氨基酸.除了石蒜,其余7种野生食用植物乙醇提取物的FRAP值>300 μmol/g和DPPH·清除率>50%,显示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而其活性与酚酸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2=0.861 7、0.914 5,P<0.01).
  • 体育科学
  • 张婧,熊正英,张志琪,战旗,唐量,刘荣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104-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脑组织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与大强度耐力训练组,两组自由摄食和饮水,安静组安静饲养,大强度耐力训练组训练7周后处死,迅速取出脑组织提取mRNA,作逆转录为cDNA以备检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与运动能力相关的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有关基因分别为4和8条,均表达下调.与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分别是乳酸脱氢酶同工酶3(LDH3)、UDP-葡萄糖苷酸(基)转移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磷酸甘油变位酶;与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分别是羧酯脂肪酶、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硬脂酰CoA去饱和酶、羟基类固醇磺基转移酶、芳乙酰胺脱乙酰酶、载脂蛋白A(- I和-V)和溶血磷脂酸Δ-酰基转移酶.筛选出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脑组织中与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过程相关基因,且均表达下调,说明运动训练已经对大鼠脑组织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产生抑制作用,这可能也是引起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