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本期目录

2012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10
  

  • 全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周欣,赵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了Quantic格上的理想和理想余闭包算子的概念,研究了理想和理想余闭包算子的若干性质, 讨论了Quantic格同态与理想之间的关系. 证明了在Quantic格中, 一个子集是理想当且仅当它是某个理想余闭包算子的像.
  • 马冬兰,张建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指定接收者恢复消息签名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了前向安全性,提出一种新的部分盲签名方案.新方案能够减少通信量,避免因密钥的泄露而导致以前的所有签名无效,只有指定的接收者才能恢复原始消息,进一步加强了消息的隐秘性.新方案中签名发起人和签名者合作完成签名,签名密钥按周期更新,在签名过程中加入了最终可恢复消息的接收者的信息.安全性分析表明新方案满足部分盲性、前向安全性和不可伪造性等安全性要求.
  • 武娟,许勇,张慧清,王顺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9-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类具有外部周期信号的线性系统在乘性非对称三值噪声激励下呈现随机共振现象的情况.采用Shapiro-Loginov 公式,计算出系统输出信号振幅的精确表达式.通过平面及三维图示分析,系统观察出两类广义的随机共振现象.也就是系统在某些参数下,输出信号振幅随着三值噪声强度及其非对称度的变化显现出非单调依赖性.
  • 谢娟英,马箐,谢维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13-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K-均值聚类算法需要事先确定聚类数K的问题,将粒度计算引入样本相似度函数,定义了新的样本相似度,用模糊等价聚类确定数据集可能的最大类簇数Kmax.以Kmax为搜索上界,利用改进全局K-均值聚类算法,以BWP(Between-Within Proportion)为聚类有效性度量指标,提出确定最佳聚类数的一种新方法.通过UCI机器学习数据库数据集以及随机生成的人工模拟数据集实验测试,证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确定数据集的最佳聚类数,而且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但是会受到噪音点影响.
  • 邵志毅,吴振强,马亚蕾,王改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19-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普遍使用的网络仿真工具NS2进行研究,分析了NS2的工作原理,给出适用于网络编码仿真研究的扩展方法,通过在网络协议栈的传输层和网络层之间加入网络编码层,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可以进行网络编码仿真实验的仿真平台.
  • 物理学
  • 沈壮志,柳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23-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空泡径向非线性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文丘里管反应器内空泡的成长与溃灭特性以及湍流作用、空化泡初始半径、入口压力对空化泡运动特性与形成压力脉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湍流作用下,气泡崩溃时压力脉冲远大于非湍流的效果,初始半径越小,压力脉冲越大,入口压力变化对压力脉冲影响有一最佳值.
  • 赵婷婷,严碧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29-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和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乳腺组织模型的应变图,分别对不同弹性模量和不同硬度弹性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弹性模量较大的肿块,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对于硬度较大的良性病变和硬度较小的恶性病变,则有一定局限性.
  • 高洁,陈克安,李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33-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法,研究不同激励条件下复杂圆柱结构的声辐射特性.构建了一种空中及水下航行器的典型结构——复杂圆柱结构.在半消声室中测量了圆柱结构腔内声压级水平.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励条件下,该方法预测的复杂圆柱结构在中频段的声压值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吻合,能够较准确反应各个频率段及拐点处的声辐射情况.预测误差随激励的类型及频率的改变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声-力混合激励下预测误差最小.随着频率的增加预测精度越来越高.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李国梁,冯盼盼,李拉爱,刘容容,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37-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钨粉为核芯材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壳层;通过硅烷化试剂(APTES)的修饰作用,在酸催化条件下,在钨/二氧化硅表面实施甲醛和尿素的缩聚反应,制备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钨/二氧化硅/脲醛树脂(W/SiO2/UF)多组分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转变红外(FT-IR)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和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测试结果表明,钨粉表面脲醛树脂层包覆后,其电导率由1.7×10-3S/m降低为1.2×10-8 S/m,即钨粉表面包覆层的包覆较为完整、致密, 其导电性接近于绝缘材料.
  • 张治宁,李保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42-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以半胱胺(CA)、半胱氨酸(L-cys)、谷胱甘肽(GSH)为包被试剂,制备出了3种粒径相同的水溶性CdS量子点,考察了这些CdS量子点在不同氧化剂体系下的化学发光行为.结果表明,CdS量子点化学发光性能与氧化体系密切相关,而且包被试剂对CdS量子点化学发光性能影响很大.此研究为提高量子点的化学发光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途径,即通过优化其包被试剂来提高量子点的化学发光效率.
  • 李云云,章竹君,李冉,张建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4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过氧化草酸酯与双氧水作用产生的高能中间体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建立了利用过氧化草酸酯(TCPO)-H2O2-咪唑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双嘧达莫的新方法.研究了溶剂、酸度、增敏剂及化学发光试剂浓度对化学发光信号的影响.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双嘧达莫浓度在3.3×10-9~1.7×10-6 g/mL 范围内其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10-9 g/mL.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可用于实际样品血清及尿液的检测.
  • 生命科学
  • 郑哲民,曾慧花,张红利,陶苏门高,苏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51-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记述2010年7-8月间在内蒙古贺兰山地区蝗虫的调查。共采到蝗虫42种,分属于2总科7科23属,内有6新种和1个雌性新发现,即网翅蝗科Arcypteridae的贺兰山牧草蝗Omocestus helanshanensis sp. nov. 黑胫牧草蝗Omocestus nigritihialis sp. nov. 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的贺兰山棒角蝗Dasyhippus helanshanensis sp. nov.及剑角蝗科Acrididae的白纹金色蝗Chrysacris albonema sp. nov. 拟短翅拟埃蝗Pseudoeosyllina brevipennisoide sp. nov. 贺兰山拟埃蝗P. helanshanensis sp. nov. 并有黑翅牧草蝗Omocestus nigripeannis Zheng雌性新发现。附有全部种类各录和分布.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 马蕊,杨建雄,张艳,包闽,张孟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59-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SMND-309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将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连续7d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SMND-309,然后腹腔注射CCl4 造成急性肝损伤,24h后采血并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总胆红素(TBIL)含量,肝组织匀浆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 SMND-309给药组血清中ALT、AST、ALP活性和TBIL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GSH含量不同程度的升高;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升高.病理切片表明SMND-309给药组肝损伤不同程度的减轻.这些结果表明 SMND-309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SMND-309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 周宝珍,肖娅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63-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evag法、木瓜蛋白酶-Sevag法、TCA-Sevag法对绞股蓝粗多糖脱蛋白工艺进行研究.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G—200柱层析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精制多糖GPM—21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Sevag法效果最佳,蛋白脱除率高且多糖损失量小,累计蛋白脱除率可达63.08%,多糖保留率为77.34%.液相渗透色谱法测定GPM—2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576.
  • 郭华,王孝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67-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生存分析理论,编制了子午岭马栏林区油松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分析了油松的径级结构及其密度变化规律;绘制了存活曲线,累积死亡率曲线,死亡密度曲线,危险率曲线及损失度曲线.结果表明:油松的平均密度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反映了密度与径级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性;油松种群存活曲线的变化趋势更接近DeeveyⅡ型,死亡高峰出现在前期和后期阶段.
  • 焦自明,杨建雄,张小飞,窦佩娟,刘小乔,郭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72-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紫阳富硒茶硒赋存形态,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紫阳富硒茶中茶多糖、碱溶性茶蛋白的结构形貌.结果表明:茶多酚硒占总硒的0.89%,蛋白硒占总硒的60.12%,多糖硒占总硒的18.06%,蛋白质组分中又以碱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达到23.81%;观测表明,茶多糖为多侧支的树枝状结构,碱溶性蛋白主要以大小比较均一的杆状或球状结构存在.
  • 资源与环境科学
  • 纪芙蓉,赵先贵,朱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77-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碳足迹、碳足迹产值和碳足迹生态压力等指数,研究中国2000—2007年能源利用情况,分析2007年我国各地区的碳足迹状况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在优化能源利用方面可采取的措施.结果表明:2000—2007年总碳足迹和人均碳足迹均呈上升趋势,人均碳足迹从2000年10.45 hm2/人增加到2007年28.61 hm2/人,增幅达274%;2000—2007年我国能源利用碳足迹生态压力和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碳足迹生态压力从2000年的9.77增长到2007年的26.74,增加值为16.97, 但这段时期内,我国能源利用碳足迹产值却在下降,从751.96元/hm2减少为682.44元/hm2;2007年各地区碳排放差别较大,排放量最大省份是河北省,为2.98×1013 t,最小省份是青海省,为2.25×1012 t;地区间碳足迹产值与生态压力差异明显,但存在高峰值现象,并且两个峰值均出现在上海市.
  • 徐茜,任志远,杨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82-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SPOT NDVI及GIMMS NDVI为数据源,结合RS和GIS地统计空间分析技术,对1998—2007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差异及1991—200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月均温、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DVI值(7、8月平均值)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NDVI指数由北向南递增,南部、东部及西南角部分的NDVI值较高,北部、西北部地区较低;1999—2007年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区域NDVI值的季节差异特征明显,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土地利用类型影响NDVI值,林地的值最大,荒漠最小,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将改善黄土高原地区地表植被指数偏低的现状;气温、降水是决定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与NDVI指数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 王龙升,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许洁,李晓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88-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汉江上游流域的广泛考察,在旬阳县高店铺-构元乡河段发现典型的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剖面.在此基础上,采集样品进行粒度成分和磁化率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沉积层是古洪水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中的沉积物.根据地层学对比分析,确定由其记录的古洪水事件分别发生于全新世早期大约9 500—8 500 a B.P.和全新世晚期3 200—2 800 a B.P..根据沉积学和水文学原理恢复其洪峰水位,采用比降法模型,计算出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43 290~49 130 m3/s之间.利用2010年大洪水洪痕恢复计算洪峰流量,对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合历史洪水和观测洪水数据,获得了万年尺度洪水洪峰流量与频率关系.
  • 李振亭, 马耀峰, 李创新, 张佑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94-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990—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入境旅游流流质的概念并对中国近20年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占世界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年均增速达5.3%; 中国入境旅游流流质总体偏低,但在逐年稳步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其增长速度超过流量的环比增速.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流质在个别年份受特殊事件影响呈现负增长,但很快便反弹,不会改变其持续增长的总体态势.
  • 体育科学
  • 熊正英,刘海波,池爱平,王棣,强永浩,王娟,刘厚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100-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锁阳多糖(Cynomrium songaricum Rupr polysaccharide,CSRP)对运动训练大鼠骨骼肌、心、肝、肾等组织细胞及线粒体的保护作用,为CSRP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安静对照组、运动训练组和运动+CSRP组大鼠血清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和尿液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尿液白蛋白(albumin,Alb)和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C)含量等相关生物化学指标;跑台法测定运动训练组和运动+CSRP组大鼠运动至力竭的时间.结果表明:运动+ CSRP组血清SDH、CK、LDH活性显著低于运动对照组(P<0.05),ALT、AST活性显著低于运动对照组(P<0.05),TP、Alb和β2-MC含量显著低于运动对照组(P<0.05);运动+锁阳多糖组大鼠运动至力竭的时间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表明CSRP可以降低血清SDH、CK、LDH、ALT、AST活性和TP、Alb和β2-MC含量,保护运动训练大鼠骨骼肌、心、肝、肾等不同组织细胞和线粒体的结构,维持其正常功能,可延长大鼠跑台运动至力竭时间,具有抗疲劳作用.
  • 赵永寿,田振军,白建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1): 104-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不同强度训练大鼠停训28周为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讨运动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因子Bax、Bcl-2表达的影响.参照Bedford训练方案,建立起Sprague dawley(SD)大鼠有氧训练与疲劳训练动物模型,停训28周后,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Bax、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有氧训练大鼠老年期海马神经元Bcl-2/Bax比值升高,长期疲劳训练大鼠老年期海马神经元Bcl-2/Bax比值下降.这是因为长期有氧训练促进了大鼠海马神经元产生了良好的适应,对大鼠老年期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和延缓其衰老的作用.而长期疲劳训练会影响到大鼠老年期海马神经细胞的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