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本期目录

2011年, 第3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1-11-10
  

  • 全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李万社,雷娟侠,杨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规范窗口Fourier变换Twinwf的强反演公式,研究了小波变换的性质和反演公式.对任意的一个f∈L2(R),通过f的正规积分小波变换Twavwf引入了函数列{fn}∞n=1,证明了{fn}∞n=1依L2(R)中的范数收敛于f,从而得到了小波变换的强反演公式.
  • 韩艳伟,赵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模糊完备格上定义了一种新的模糊Way-below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模糊半连续格的概念,证明了它是分明半连续格的一种推广.讨论了模糊半连续格上模糊Way-below关系的性质,并利用模糊Galois伴随给出了模糊半连续格的一个等价刻画.
  • 窦艳妮,杜鸿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1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算子分块方法讨论了使用广义逆表示幂等算子的问题. 证明了Hilbert空间上幂等算子A(BA) B成为正交投影的充要条件是PB*B=B*BP(这里A表示A的Moore-Penrose逆), 其中PB*B|R(P)是R(P)上的可逆算子, PA|R(A*B*)是R(A*B*)上的可逆算子. 得出幂等算子P能表示成形如A(BA) B的形式当且仅当PAA*=AA*P*, 正交投影P能表示成形如A(BA) B的形式当且仅当PAA*=AA*P.
  • 李平,李永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14-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伪加权转换器及确定型伪加权转换器的定义.在输入输出函数值域有限的条件下,利用输入输出函数上的等价关系给出了伪加权转换器的极小确定实现化.利用状态集上的等价关系给出了确定型伪加权转换器的极小化,证明了确定型伪加权转换器在上述两种方法下的极小化是同构的.
  • 陈际平,孙立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18-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一款国际公认的优秀图形图像引擎OGRE平台,利用其超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性能,以及引擎的粒子系统和材质系统等,完成了在渲染技术中粒子特效的高逼真模拟,同时利用CEGUI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了在不重新编译的情况下,能够选择不同的特效进行模拟.增强了用户的交互性与便捷感.
  • 物理学
  • 牛文成,李贵安,焦飞,张亚娟,林雪,程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23-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对TiO2及Ag-TiO2凝胶过程进行研究.利用钛酸丁酯作为TiO2前驱体和钛源、硝酸银作为银源、硅烷偶联剂作为分散剂,在pH恒定条件下,利用不同制作工艺对样品进行处理,并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激光粒度仪(nanoparticle size analyzer)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 photometer, UV-vis)分别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Ag与TiO2摩尔质量控制在5%的比值时,将样品在50℃水浴恒温搅拌、干燥,并添加0.3 mL硅烷偶联剂,在600℃热处理下,制备的Ag-TiO2样品其光学吸收带加宽,整体吸收增加.
  • 王利强,查新未,李永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27-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利用四能级原子系统与三个电磁场相互作用获取有效交叉Kerr非线性的方案.应用微扰理论和密度矩阵方法,得到了三阶极化率与外加电磁场失谐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当两个弱探测场的失谐量达到拉曼共振时,可以获得一个大的交叉Kerr非线性磁化率,且自Kerr非线性极化率和线性极化率为零.证明了在具有拉曼共振的四能级原子系统中获得无吸收有效交叉Kerr非线性的可行性.
  • 康晓莉,曹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31-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人体声带生理结构特点和振动情况,运用声学基本理论,采用电力声类比方法,建立了声带振动模型和声道模型.运用双弹簧对称振动模型模拟声带振动,应用数值计算方法定量研究了声带振动的物理机理,并对声门阻抗和双弹簧振动系统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声门和声道参数,可以确定双弹簧对称振动模型中质量块和弹簧的参数.通过模拟声带振动及声门波,得到了其数学表达式,给出了声阻抗的等效电路和语音信号系统的电路模型图.
  • 王晓东,闵一建,韩茂蔚,张婉婷,柴京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36-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陕西师范大学多功能音乐厅建筑声学设计为例,建立了音乐厅与剧院声场设计模式的两种应用类型.该设计采用了良好的声场扩散和典雅的艺术装饰造型,同时结合精心设计的扩声系统和合理的扬声器系统的布置.现场声学分析表明:观众区具有良好的扩散声场,声场分布均匀;室内混响时间频率曲线比较平直,标准偏差为±0.06 s;扩声系统达到音乐一级标准.举办多场高质量演出,声响效果均得到较高的评价.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康桃英,张文钊,侯鲲,高子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4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Tween—60/正己酸/正辛烷/硝酸钆(Gd(NO3)3)水溶液(草酸钾(K2C2O4)水溶液)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为反应介质,并辅以溶剂热法合成了片状纳米草酸钆(Gd2(C2O4)3).考察了水与Tween—60的摩尔比(ω)、Gd(NO3)3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纳米Gd2(C2O4)3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Gd2(C2O4)3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片状纳米Gd2(C2O4)3的尺寸随着水核比的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Gd (NO3)3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 李娇毅,刘小莉,张喜全,顾红梅,王帆,王孝妹,李宝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45-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6-氟-4-氯喹唑啉与反式-4-(2-芳基乙烯基)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经胺化反应,合成了4-[4-((E)-3,4,5-三甲氧基苯乙烯基)]苯氨基-6-氟喹唑啉等六种新型4-芳氨基-6-氟喹唑啉类衍生物,收率55%~76%,其结构利用1H NMR,IR和元素分析进行确证.1H NMR分析表明,化合物在δ 9.74~9.79出现的单峰为4位的—NH所产生;IR谱图中,化合物在3 618~3 278 cm-1出现一个吸收峰,同样证明了目标化合物的生成.
  • 李超男,蒋育澄,胡满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49-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1,2,4-苯三甲酸酐(TMA)、均苯四甲酸酐(PMDA)对氯过氧化物酶(CPO)进行化学修饰,与天然酶相比,修饰酶T-CPO和P-CPO的催化活性分别提高了54%和34%,同时对温度及有机溶剂的抗失活能力都有所提高.酶蛋白分子溶液结构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以及圆二色谱(CD)等光谱分析表明,CPO的血红素辅基暴露程度增加,底物容易接近活性中心,同时CPO的α-螺旋结构得以加强,从而有效提升了酶蛋白的抗失活能力.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米氏常数Km的减小以及kcat/Km的增大说明CPO对底物的亲和力及识别的专一性得以改善,这是修饰酶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 生命科学
  • 王宏元,巨荣菊,白瑶,张育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54-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壬基酚(nonylphenol, NP)对雄性两栖动物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 ER)的影响及对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 , Vtg)的诱导作用,将雄性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as)分别暴露于10-5、10-6、10-7 mol/L NP的水体中持续10 d、20 d和30 d,设10-8、10-9 mol/L雌二醇(17β-estradiol, E2)为阳性对照.用原位杂交检测肝细胞中ER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中ER和Vtg的表达.结果显示,雄性林蛙在NP和E2水体中暴露后,肝细胞中ER mRNA显示强阳性反应.Vtg和ER蛋白表达相对值检测显示,在NP和E2暴露后,肝细胞ER和Vtg的表达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ER和Vtg表达值均随着NP和E2浓度增高而上升,二者的变化趋势相似,呈现ER表达与Vtg合成对NP和E2剂量依赖的一致性.但ER和Vtg的表达值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高的规律性不强,提示NP通过高调ER而诱导肝细胞合成Vtg.NP的雌激素活性远低于E2.
  • 赵俊丽,王东阳,南天惠,王丽娴,廖晓玉,夏海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60-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在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的方法成功构建了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标记pⅨ蛋白的腺病毒质粒载体.将Pac Ⅰ线性化的腺病毒质粒载体转染HEK293细胞7~10 d后获得病毒裂解液,然后将其在体外进一步扩增并经CsC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获得mCherry标记腺病毒pⅨ蛋白的病毒颗粒.在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标记的病毒颗粒之后,将其加入A549细胞中,并在不同时间点追踪观察荧光标记的病毒颗粒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表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毒颗粒的红色荧光;在病毒与细胞孵育过程中,随着荧光标记病毒与A549细胞孵育时间的延长,病毒颗粒逐渐向细胞核周围聚集.
  • 奚耕思, 张武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64-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抑郁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患者存在前额叶皮质、下丘脑、海马和杏仁核等相关脑区的功能紊乱现象,单胺递质和谷氨酸及其受体、P物质、神经肽、神经营养因子和精氨酸加压素是参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物质;性激素等也与抑郁症发生相关联. 抑郁症患者大脑相关功能区的形态结构出现改变,前额叶皮质体积和细胞数量减少,海马结构发生改变,功能受到影响,由此揭示了抑郁症发生与神经可塑性紧密相关. 抑郁症发生有着复杂的生理、病理原因,与遗传因素、机体生活的环境和个人认知等都有关系,对抑郁症的研究应综合各方面因素,从行为到分子层面揭示其发生机制.
  • 张楠楠,魏丽丽,强荣兵,聂红娟,高晓杰,侯颖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72-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FAK基因siRNA质粒表达载体并用磷酸钙法转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FAK siRNA转染后SMMC—7721细胞FAK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损伤修复法检测FAK siRNA对SMMC—7721细胞迁移的影响,以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 法检测 FAK siRNA转染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Hoechst染色法检测FAK siRNA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特异性的FAK siRNA片段能有效降低SMMC—7721细胞FA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转染FAK siRNA后,SMMC—7721细胞生长和迁移均受到抑制,凋亡细胞的数目也显著增多.表明靶向FAK基因的siRNA可以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运动和增殖等生物学行为.
  • 资源与环境科学
  • 李琦,黄廷林,尚晓青,薛科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76-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集了陕北延河流域4种土地类型区的16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GC-MS对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优控的l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含量和组分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延河流域不同类型土壤中PAHs 的平均质量分数为73.7~ 1 795.4 μg/kg, PAHs 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为井场土壤>公路周边土壤>井场周围土壤>农田土壤,残留水平高的区域处于中等污染水平,部分点位代表区域污染较严重;研究区内PAHs的组分特征是以二环为主的低环组分,PAHs的含量总变化趋势是二环>四环>三环>五环>六环,石油类挥发或泄漏对采油区土壤中PAHs 的累积影响显著.
  • 张立伟,延军平,耿慧娟,曹亚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81-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秦岭南北地区1970—2009年气象数据,应用空间分析方法对秦岭南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带、年降水量带的移动及其面积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近40 a来,秦岭南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带发生了明显的移动,与标准时期(1971—2000年)相比,21世纪初的10 a位置最北,北移0.5°,其余各年代中只有20世纪80年代稍微南移,南移0.15°;12~13℃气温带中面积最大为20世纪80年代,13~14℃带为90年代.(2)近40 a来,秦岭南北地区年降水量带也发生了明显的移动,与标准时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北移0.4°,其余年代都略有南移,南移0.15°;600~800 mm年降水量带中面积最大时段为20世纪70年代,800~1 000 mm带为80年代.(3)近40 a来,秦岭南北地区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经历了由暖干—冷湿—暖干的变化过程,这种移动变化可能会对该地区的种植制度产生影响.
  • 殷淑燕,张钰敏,李美荣,王海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86-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洛川近55 a来的气候资料及近10 a来的物候实测资料,对洛川气候变化及气候变化对物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变化与苹果物候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洛川近55 a来气温有极显著的线性升高,尤其是春季气温升温快,春季芽开绽期、花期和幼果出现期都随春季温度升高而明显提前;温度提高1.2℃,物候期会提前约5 d;提高2.5℃,物候期提前约10 d.由于4月份温度升温较3月快,导致初花期和终花期之间的时间有缩短趋势,开花时间短,进而导致幼果数量减少;秋季果实成熟期受7、8月份气温影响明显. 近55 a来,洛川7、8月份温度变化较小,因此秋季果实成熟期不会明显提前.幼果出现早,成熟晚,对果实存储有机质有利,有助于提高苹果品质.
  •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
  • 王军,李慧芸,张宝善,徐辉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91-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红枣汁热处理时,含水量、加热温度和时间、小分子糖、氨基酸、pH、金属离子等主要因素对5-羟甲基糠醛(5-HMF)的影响,探索红枣汁非酶褐变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红枣汁时,含水量越高,5-HMF生成越少;加热温度的升高及加热时间的延长均可致红枣汁非酶褐变指数及5-HMF值增大;还原性果糖、葡萄糖和麦芽糖较非还原性蔗糖更能促进5-HMF的生成,果糖最强,其次为葡萄糖;半胱氨酸和天冬氨酸有抑制5-HMF的生成作用,甘氨酸和赖氨酸有促进5-HMF的生成作用;pH为6(枣汁自然pH)的红枣汁热处理时5-HMF含量最低,pH为8时(强碱性)最高;Ca2+能减少红枣汁热处理时的5-HMF生成,Cu2+和Fe3+能促进5-HMF生成.
  • 体育科学
  • 付颖,闫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96-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19名国家女子曲棍球队队员膝关节伸屈肌群的等速力量测试,探讨我国优秀女曲队员的下肢力量特点,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曲棍运动员下肢屈肌力量较强,屈肌和伸肌群力量之间的比率(H/Q)比较合理;仅快速运动时(300°/s)弱侧屈膝肌群力量相对较弱,需加强该侧屈肌快速力量训练.
  • 胡柏平,宋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6): 100-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实验调查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将体育活动组织能力相关指标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分准则层3个层次.采用Yaahp分析软件做数据统计,依次编辑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体育教育能力、基础能力、体育实践能力是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据此确定了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从而构建了指标体系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