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本期目录

2010年, 第3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1-10
  

  • 全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李顺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现有保密比较协议无法使用于不确定数字对象比较的原因,用随机构造单向散列函数的方法设计了对不确定具体范围的数字对象进行比较的一种多方保密计算方案,协议能以零泄漏的方式快速比较两个数字对象是否相同.用广泛接受的模拟范例证明了方案的保密性.
  • 梁家荣,杜富,张晶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5-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矩阵不等式的方法和广义Liapunov函数,首先研究了离散广义系统的H∞状态反馈控制问题,得出判定一类离散广义系统的正则、因果、稳定性问题和H∞范数有界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同时给出一个容许的闭环系统状态反馈控制器.其次, 研究了一类不确定离散广义系统的H2性能指标问题,当容许的不确定参数范数有界时,得出判定不确定离散广义系统正则、因果、稳定且满足H2性能指标的充分条件.
  • 王晓瑛,赵秋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1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初等方法和解析方法研究了短区间中模q的整数逆的分布性质,建立了短区间中模q的整数逆与Kloosterman 和之间的关系,利用Kloosterman 和的估计与三角和的性质给出几个较强的渐近公式,所得结果表明该类和式具有较好的分布性质.
  • 郭志华,曹怀信,张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15-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了Hilbert 空间H的Fredholm框架概念,它是一种介于普通框架与Riesz基之间的一类特殊框架. 应用算子论方法, 给出了Fredholm框架的重要性质及其等价刻画,证明了H上全体Fredholm框架构成了由H中全体Bessel列组成的Banach空间中的开集.研究了Fredholm框架在小扰动下和算子扰动下的稳定性,证明了框架与Riesz基的膨胀不变性.
  • 张月玲,汪开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19-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定向完备偏序集(即Dcpo)上引入局部拟基和稠密子集族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拟连续Domain的特征和浓度. 利用局部拟基给出拟连续Domain新的等价刻画, 并探讨了拟连续Domain的特征、浓度与该拟连续Domain上赋予Scott拓扑或Lawson拓扑时的拓扑空间的特征、浓度之间的关系. 证明了拟连续Domain的特征(浓度)等于其上赋予Scott拓扑时的拓扑空间的特征(浓度), 且小于等于其上赋予Lawson拓扑时的拓扑空间的特征(浓度).
  • 物理学
  • 王兆华,王蕾,李百宏,李军,李永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23-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量子相干原理,分析了脉冲激光泵浦的第二类型自发参量下转换产生的同频率纠缠双光子态.研究了同频率纠缠双光子的量子相干性质,并与由脉冲激光所产生的不同频率纠缠双光子的量子相干性质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激光脉冲宽度的增加,不同频率纠缠双光子态的相位匹配函数的不对称性增加,纠缠光子对的相干性减小,同频率纠缠双光子态的相位匹配函数仍保持对称,纠缠光子对的相干性达到最大.
  • 胡淑芳,吴胜举,苏婕,袁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27-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以蒸馏水为介质的驻波声场对微小颗粒群的作用,观察了颗粒群的运动规律,并应用声流和声辐射压力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运用谱分析方法,探讨了驻波声场中的空化现象.结果表明,大部分颗粒在声压波腹处聚集,而在声压波节处明显出现了高次谐波,说明空化效应发生在声压波节处.
  • 杜秀娟,张建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32-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广义梯度近似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原理投影缀加波赝势方法,研究了横截面为3×3、5×5、7×7、9×9和11×11原子层Cu纳米线的弛豫结构和电子性质.结果表明,5种尺寸纳米线的弛豫结构仍然有四重对称性.纳米线表面外近邻原子的消失一方面使表面原子间以及表面原子与它们的第一近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另一方面使表面原子的大多数电子位于占据态的高能量区域.
  • 许龙,郭林伟,林书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37-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表观弹性理论,给出了压电陶瓷晶堆处于不同位置时耦合振动换能器的设计方法.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研究了晶片位置对换能器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陶瓷晶堆远离换能器位移节面,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和动态电容逐渐减小,静态电容、动态电阻和动态电感增大.同时,加工了相应尺寸的换能器,对其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结果符合较好.
  • 潘宏利,王景亮,刘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42-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Ba0.6Sr0.4TiO3(BST)与质量分数为56%MgO混合的基础上,进行了CeO2掺杂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eO2掺入量的增加,Ba0.6Sr0.4TiO3-MgO(BSTM)陶瓷晶粒尺寸减小.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扫描电镜(electron microscope, SEM)和能谱分析(energy dispersion X-ray, EDX)表明,复合陶瓷由Ba0.6Sr0.4TiO3和MgO两相组成,没有杂相出现.随着CeO2含量增加,复合陶瓷样品的居里温度点向低温方向偏移,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介电可调度也相应发生变化,样品的K值呈现出先增加到最大值,随后逐渐减小的趋势.CeO2含量为0.2%的样品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
  • 姚旭,郭建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46-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阵元尺寸及间距变化对超声波束指向性的影响,分析了阵列换能器的指向性特征.针对要求波束指向特性指标严格的阵列换能器,研究了其阵元宽度和间距的变化对波束指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阵元尺寸差异对主波束的宽度无影响,增大阵元宽度可以增大声压幅值并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阵元宽度和阵元间距同时变化对波束的指向性影响较大.经过对部分阵元间距及宽度变化的阵列换能器指向性的仿真实验,说明理论分析是可行的.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李金梅,程冬梅,李保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5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鲁米诺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被铁氰化钾催化氧化产生化学发光,孔雀石绿对此化学发光具有增敏作用这一现象,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孔雀石绿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6-9.0×10-5mol/L,检出限为4×10-7mol/L.对1.0×10-5mol/L的孔雀石绿连续进行七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3%.
  • 李红,杜建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54-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Cu(Ⅱ)存在下,研究了luminol-Cu(Ⅱ)-盐酸二甲双胍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与盐酸二甲双胍浓度在1.0×10-9~1.0×10-7 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方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的检出限为5×10-10 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1%(1.0×10-8 g/mL盐酸二甲双胍溶液,n=11).该方法已用于片剂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的测定.
  • 杨菊香,姚东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57-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的P(AM-co-MAA)高分子微球为模板,经Cu(Ac)2溶液溶胀后,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通过两相界面反应,制得新型P(AM-co-MAA)/Cu2O有机-无机复合微球材料.考察了抗坏血酸用量、Cu(Ac)2浓度、反应温度、NaOH用量等因素对复合微球形貌和组成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分析仪(FT-IR)、热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复合微球的表面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高分子的模板作用使得复合微球整体上呈现球状结构,微球大小主要决定于模板的尺寸.由于此复合微球不仅具有微米级材料容易分离的优点,而且同时兼有纳米级颗粒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因此,这类材料有望在构筑纳米反应器、负载催化剂以及制备杀菌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马瑞利,李彦军,韩维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65-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Yb, Er共掺MWO4(M= Cd,Ba)纳米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形貌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 结果表明: Yb3+,Er3+掺杂钨酸盐的发光条件随着M种类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水热合成的CdWO4: Yb3+, Er3+纳米晶体在980 nm激光照射下用肉眼可观察到明显的绿色上转换发光, 而BaWO4: Yb3+,Er3+晶体高温煅烧到900 ℃才能观察到明亮的绿色发光. 研究了温度对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 讨论了两种晶体的上转换发光性质.
  • 生命科学
  • 魏希颖,徐慧娴,杨小军,陈康健,张玲,葛茜,曾成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70-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连翘种子油成分进行分析,各成分的质谱图与标准谱对照,分离鉴定出63种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占70%以上.所鉴定成分的含量占全油的98.91%.主要成分为β-蒎烯(47.78%),其次是β-水芹烯(14.91%)和α-蒎烯(14.02%),另检测出0.76%的含碘化合物和0.55%的含硅化合物等.用DPPH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其对有机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均有显著清除作用,清除率高达90%以上.
  • 阎炜,杨利娟,王保军,佘小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75-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表皮条实验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天然和合成生长素IAA、 NAA、2,4-D、细胞分裂素ZT、KT、6-BA在光、暗调控气孔运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暗中所试生长素、细胞分裂素、NO清除剂cPTIO、Hb、NO合酶抑制剂L-NAME、H2O2清除剂AsA、CAT、H2O2产生酶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对气孔开放的效应显著大于光下,暗示内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NO、H2O2均参与光/暗调控气孔运动,光下内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暗中,但暗中内源NO、H2O2水平高于光下.另外,所试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NO、H2O2清除剂及合成抑制剂对光、暗条件下气孔运动效应的一致性还表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可能通过降低保卫细胞内源NO、H2O2促进气孔开放,内源NO、H2O2检测的结果正好证明了这一推论.
  • 陈克克,王吉吉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79-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陕西产秦艽多糖,经三氟乙酸水解,水解产物用衍生化试剂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秦艽多糖含有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七种单糖,其摩尔比为0.06∶0.25∶0.03∶1.00∶1.23∶0.87∶3.52.
  • 屠荫华,惠伟,冯德霞,何锦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82-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采用 GA3、SNP、GA3+L-NAME、GA3+ Na2WO4、GA3+ HB处理离体蒜苔基部,定期测定苔苞直径、可溶性总糖、抗氧化酶活性、膜透性、H2O2等指标,研究GA3、NO在蒜苔衰老细胞内含物转运中的生理作用.结果表明: GA3和NO均可抑制苔苞直径增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顶部POD、CAT活性;抑制基部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2O2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以及膜透性的升高;清除NO或抑制内源NO来源的任何一条途径均对GA3和NO的作用结果有影响,由此表明GA3延缓蒜苔物质转运可能通过NO起作用.
  • 资源与环境科学
  • 张晖,王晓峰,汶婵,都娥娥,余正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89-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06年Landsat TM影像、土壤数据、DEM数据及气象资料,基于RS和GIS技术,针对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和水土流失等主要生态问题,选取植被类型、干旱指数、地形、降水侵蚀力值等8个指标,建立了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黑河流域景观生态质量.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景观生态综合指数平均值为5870,以3级和4级为主体,占总面积的68.65%,景观生态质量一般;(2)景观生态质量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流域上游最好、中游次之、下游最差的特点,从行政范围来看,民乐县、山丹县、甘州区、祁连县和肃州区较好,额济纳旗、金塔县、嘉峪关市等则较差.
  • 李晓刚,庞奖励,黄春长,朱美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94-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陕西省洛川塬苹果林地土壤的质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速效氮、pH值、容重、碳酸钙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农业耕地改苹果林地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肥力质量发生变化,表现为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加,速效钾、速效氮含量降低.利用内梅罗模型对苹果林地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土壤肥力系数在1.13~1.39之间,土壤肥力一般.
  • 岳大鹏,霍贝贝,雒爱萍,刘胤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99-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1992年以来西安市中心市区三次土地定级所提出的土地级别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发现:(1)1993年土地级别分布格局和1997年相似,呈不严整“同心圆”状,而到2005年演变为区片型;(2)未来西安市中心市区土地级别分布格局将向多核心圈层结构演变,同时也会出现“串珠状”结构和一些“高级别飞地”;(3)西安市中心市区土地级别分布格局的历年变化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城市布局变化的影响.
  •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
  • 田玉霞,乔书涛,仇农学,邓红,郭玉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1): 104-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5种不同截流分子量(MWCO)的超滤膜分离苹果果胶,系统考察了浓度、温度、pH值、剪切速率、糖和盐对不同分子量苹果果胶流变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果胶溶液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高而逐渐降低,随浓度增大而增大,表现为典型的剪切稀化型非牛顿流体;果胶液表观黏度与其分子量成正比,与溶液温度成反比;pH值对果胶液黏度影响很大;蔗糖对苹果果胶液的黏度起促进作用,而盐会明显降低胶体溶液的表观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