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本期目录

2008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10
  

  • 全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王国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模态逻辑系统S5中的析(合)取范式定理的归纳证明,给出了在S5中用深度至多等于1的最简模态公式通过析取与合取运算表示含有多重模态词的公式的方法.作为范式定理的应用,讨论了知识库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证明了知识库能够回答KB命题式问题的充要条件是该知识库能够回答相关的非模态命题及其否定命题的问题.
  • 吴保卫,仝云旭,陈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7-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一类同时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时滞的奇异系统鲁棒H∞降维滤波器的设计问题.目的是对于所容许的不确定性和多时滞,设计一个比原系统维数低的确定维数的稳定线性滤波器,使得滤波误差动态系统是渐进稳定并满足给定的H∞性能要求.该问题有解的充分条件是0≤ETY,rankX≤,Π1<0,Π2<0;并且当这些条件满足时,以参数显式化的形式给出了所求的鲁棒H∞降维滤波器.所有这些结果都只利用了原始系统的矩阵而没有分解,这就使得设计过程简便、直接.最后用数值算例验证了结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刘丽丽,彭济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15-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研究了奇异摄动系统的H∞控制问题.结合奇异摄动系统和它所对应的广义系统的关系,给出奇异摄动系统可状态反馈 H∞控制的条件及控制器的求解.这种方法适用于标准和非标准的奇异摄动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简单和有效的.
  • 张启虎,杨静,崔志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19-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Leray-Schauder度方法研究一维p(t)-Laplace方程组多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当非线性项f(t,u)关于u满足次p-次增长条件时,证明了p(t)-Laplace方程组多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如果非线性项f(t,u)=σ(t)|u|q(t)-2u+ρ(t)并且关于u满足超p+次增长条件时,证明了p(t)-Laplace方程组多点边值问题当|ρ|0+|e|充分小时解的存在性.
  • 李益民,胡明,解成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22-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常规模式匹配方法在大规模模式匹配中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在线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用户查询模式匹配方法.该方法在常规模式匹配方法中引入查询模式语义环境,使用搜索技术和聚类技术裁减模式匹配的搜索空间,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能显著提高匹配效率,满足用户在线响应时间要求.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 物理学
  • 于华芝,张建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26-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odified analytical embedded-atom method, MAEAM), 研究了Re、Ru、Zr、Y、Co和Sc 6种密排六方(hexagonal closed-packed, HCP)金属(c/a<8/3)单空位最近邻(NN,非基平面)、次近邻(NNN,基平面)和第三近邻(TNN,非基平面)原子自扩散机制. 结果表明,3种机制能量曲线均是对称的,且能量极大值出现在迁移路径的中点.根据能量最小化原理,这6种HCP金属中单空位最可几迁移路径依次为最近邻、次近邻,第三近邻原子迁移困难.
  • 马少华,李贵安,张玉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30-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不同浓度的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其形貌、结构及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15~20 nm) 具有良好的面心立方结构,且均匀分散于二氧化硅颗粒表面.银粒子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位于410 nm,吸收强度随银粒子浓度增加而加强.
  • 薛红,施卫,李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34-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造了在增益介质和吸收损耗介质中沿Z方向传播强度相等的2MQES(Two state-superposition multimode quantum entanglement state,2MQES)光场.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对2MQES光场的广义非线性等幂次N次方Y压缩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介质增益和吸收损耗作用对2MQES光场的广义非线性等幂次N次方Y压缩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表明,介质为增益介质时,增益系数αj>0, 2MQES光场的广义电场分量和广义磁场分量呈现出N次方Y压缩效应.αj增大,压缩幅度和压缩强度减小;介质为吸收介质时,增益系数αj<0,此时,2MQES光场的广义电场分量和广义磁场分量也呈现出N次方Y压缩效应,但|αj|增大,压缩幅度和压缩强度也随之增大,且吸收越强,压缩幅度和压缩强度越大.这表明吸收介质对压缩更为有利.
  • 李争彩,林书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38-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超声空化理论基础上,应用Matlab语言,对影响超声空化的各种液体物理参数及声场参数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空化泡崩溃时间与崩溃时泡内最高温度和最大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空化泡初始半径越大,需要的阈值声压越小;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超声波频率能使空化泡产生变得容易;声压幅值较高的超声波能使空化泡运动加剧;空化泡崩溃所用时间随空化泡内蒸汽压增大而变长;空化泡发生崩溃瞬间泡内的最高温度随气体比热比的增加线性增大,崩溃时泡内最大压力随气体比热比增大而减小.这为超声空化效应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 张引红,吴胜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43-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干扰,提出一种基于正交小波变换分析方法,以Matlab仿真为基础,给出分析各次谐波特点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小波变换不仅可以精确地分析谐波的特点,还可判断信号奇异性.这为抑制谐波干扰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可使谐波分析准确度更高,误差更小.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黄美荣,李新贵,杨海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47-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接将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法合成的纳米聚苯胺分别与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进行溶液共混复合,浇铸成纳米聚苯胺复合膜,研究了聚苯胺的加入量对复合膜的电导率的影响.所得复合膜的电导率符合逾渗规律,且导电膜的逾渗阈值极低,为0.04%左右,其中PVA纳米复合膜出现了双逾渗行为.加入极少量的聚苯胺即可使膜的导电率发生突跃,使其从绝缘体转变成半导体或导体.逾渗阈值下的复合膜不仅力学性能良好,而且透明性接近于纯基体膜,当膜中的聚苯胺质量分数为0.1%时,PVA复合膜对300~700 nm波长的可见光的透过率为70%~84%.
  • 柳继兰,卢润潮,肖进新,高玲香,高子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53-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pH值为7时蛋白质溶菌酶与六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nH2n+1SO4Na /CnH2n+1SO3Na (n=8、10、12)混合体系的相行为.用紫外光谱方法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头基、链长)、盐(缓冲溶液)对混合体系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浓度缓冲溶液中和在碳链相同时,CnH2n+1SO4Na比CnH2n+1SO3Na更易与溶菌酶结合;在头基相同时,表面活性剂与溶菌酶的结合强度随表面活性剂的链长增加而增加.盐浓度为0~50 mmol/L时,混合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更容易形成胶团;盐浓度增大到100 mmol/L时,混合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更易与蛋白质结合.
  • 聂迎春,吕家根,刘成武,李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58-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血红蛋白对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的催化作用, 研究了一种可以用于被洗织物上残存血迹形态成像重现的方法. 对重现试剂的配比进行了优化, 得到了最佳的织物血迹重现条件. 结果表明, 采用所建立的化学发光成像方法, 对常见的棉纺、化学纤维和棉-化学纤维混纺织物的血迹形态都具有很好的重现效果.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行,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吴东兵,王渭娜,赵飞,王文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6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B3LYP方法, 在6—311++G**基组水平上全优化得到了硫代次磷酸的硫酮式和硫醇式两种构型异构体以及相应的对映异构体, 同时对分子内质子转移异构化反应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硫酮式H2P(S)OH比硫醇式H2P(O)SH的能量低26.2 kJ/mol; 质子转移异构化过程中形成一个四员环过渡态结构, 与迁移原子H6无直接键连关系的其他构型参数在异构化过程几乎保持不变.
  • 生命科学
  • 李力,潘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65-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蚯蚓识别迷宫的试—错学习行为,研究了迷宫难度与其记忆保持时间的关系.实验设计了三种不同难度的迷宫,训练三组蚯蚓识别正确出口.待其学会爬迷宫后,隔一段时间,再测试其能否保持识别出口的能力,进而总结出难度系数与记忆维持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蚯蚓的学习能力与迷宫的难度系数成反比,迷宫越难,需要的训练次数就越多.
  • 张云英,张永清,佘小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68-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调控物质赤霉素(GA3)、矮壮素(CCC)、多效唑(MET)、脯氨酸(Pro)、黄腐酸(FA)和水杨酸(SA)浸种对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株高、总根长、根活力、POD活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试调控物质均表现缓解NaCl胁迫伤害的效应,其中CCC、MET、SA和Pro的效应更为明显.
  • 谢娇,肖娅萍,李秀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72-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聚类和PCA排序研究了陕西镇安野生三叶木通群落的特征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群落的排序值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地划分为两大类;PC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环境梯度对不同群落分布的潜在影响;排序轴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得到方程:Y1=0.644+0.012X2-0.005X4(R2=0.509,P>0.05),Y2=1.557+0.01X1-0.069X2(R2=0.797,P<0.01);SPSS聚类和PCA分析结果一致,决定三叶木通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为海拔和坡度,不同植物沿着海拔和坡度有着规律性的分布.
  • 叶效林,梁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77-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光镜观察了乌梢蛇(Zoacys dhumnades)视网膜的结构,测量并比较了外核层、内核层与节细胞层的细胞数量,分析了视细胞的分布特征,研究了其视网膜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乌梢蛇视网膜中央区分布着大量的视锥细胞,外核层与节细胞层的细胞数量相当,色素上皮层的细胞有许多突起伸向视杆视锥层内,说明乌梢蛇是一种昼行性蛇类.视网膜盲部接近视部处有椭圆形突起,该突起呈连续分布而形成一圈,突起内可见血窦及丰富的红细胞,该突起可能与锥状突和/或栉膜具有同源关系.
  • 资源与环境科学
  • 孙根年,韩亚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81-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基于自主特征的中国省际国内旅游预测模型,选取景点资源丰度、区域人口规模、人均GDP、城市化及受教育水平、交通网密度五个因素,以2002年和200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具有指数相乘结构的国内客流量预测模型,分析了各因素的弹性及边际贡献.将回归结果与统计值进行比较,确定了有关参数的时间变化规律和北京、上海、广东三个省区的偏离系数,用建立的模型对2005年31个省区国内客流量进行了预测,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模型预测相关性强、相对误差小.该研究可为中国省际国内旅游快速批量预测提供新的方法.
  • 肖雁,延军平,张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86-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出发,提出了在西北地区各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认证的观点.将生态认证与现有的绿色认证和国际森林认证(FSC)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生态认证对于西北地区具有针对性.设计了生态认证的具体操作流程,列出进行生态认证的植被范围、检测实验室名单等.并将西北地区划分为四个生态功能区,具体论述了在不同生态功能区生态认证的主要内容,对不同植被在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等级进行评定,最后建立西北地区植被生态认证等级数据库系统.
  • 杨东朗,张晓明,刘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90-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界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人地关系入手,将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s)—响应(Response)模型引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西安市为例,对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4年西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数呈现递增趋势,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同标准值尚有较大的差距,其进一步提升的潜力空间比较大.
  • 李琦,孙根年,韩亚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94-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榆林市为例,利用气象观测和植被指数数据,对植被覆盖与沙尘暴活动发生的时间同步性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植被覆盖与沙尘暴活动存在着年内的时间不同步性,严重制约植被防风固沙生态功能的发挥;沙尘暴日数与植被指数的年际变化呈现出反相关系证明了植被覆盖对沙尘暴活动具有很强的防护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度量植被覆盖与沙尘暴日数的时间同步性,计算出植被指数与沙尘暴日数的年内时间同步性指数为0615,年际时间同步性指数为0540.
  •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
  • 张宝善,伍晓红,陈锦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99-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柿单宁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作用.阐述了柿单宁的特性、主要组成、分子结构及柿果在生长成熟、脱涩和加工过程中单宁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柿单宁主要由儿茶素、儿茶素-3-酸、儿茶素和儿茶素-3-酸四种单体组成,通过C-4、C-6或C-8位相连接可聚合成高聚物.涩柿果实在生长、成熟中单宁细胞体积变大,数量增多,单宁含量增加.脱涩中单宁细胞收缩,单宁由低聚物变成高聚物,涩味消失.在加工中返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柿单宁从无涩味的高聚物水解变成了有涩味的低聚物.
  • 体育科学
  • 沙鹏,毛红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106-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定80位受试者血浆一氧化氮含量,探讨了太极拳锻炼加激素补充综合疗法对绝经女性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太极拳锻炼补充激素受试组实验结束后血浆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P<0.05).停止实验16周后,血浆一氧化氮下降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太极拳锻炼与补充激素综合疗法对提高和维持绝经女性血浆一氧化氮具有积极干预作用,从而对防治绝经女性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生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