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本期目录

2007年, 第3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7-10
  

  • 全选
    |
    专题研究
  • 赵彬,韩胜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预Girard quantale的性质以及在预Girard quantale上核映射与余核映射之间的关系,简化了理想余核的定义, 讨论了理想余核的一些性质,给出了右侧幂等quantale上所有理想余核的具体刻画.得到了预Girard quantale是Girard quantale的充要条件. 证明了任意Quantale都可以嵌入到预Girard quantale中, 并且在预Girard quantale上核映射与理想余核是一一对应关系.
  • 李泽,刘妮,吉国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Aluthge变换值域中的代数算子、幂等算子和Aluthge变换的平移性质.证明了算子T的Aluthge变换Δ(T)是代数算子的充要条件是T为代数算子,并给出了Δ(T)是幂等算子的充要条件是T3=T2.当H是有限维Hilbert空间时,证明了:如果算子T的Aluthge变换具有平移性质Δ(T+λ)=Δ(T)+λ(λ∈C),则T是正规算子.
  • 薛西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9-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任意正整数n,著名的Smarandache 对偶函数S*(n)定义为使得m!|n最大的正整数m.利用初等方法研究了一类包含Smarandache对偶函数方程∑d|nS*(d)=n的可解性,并获得了该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其解为1和12.
  • 信秀,李生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12-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证明了对任一有限集E,可以给C(E) (即E上的拟阵极小圈系的全体)、R(E) (即E上的拟阵秩函数的全体)和F(E) (即E上的拟阵闭集族的全体)上定义适当的序关系,使它们成为与(I(E),) (即E上的拟阵独立集系的全体)同构的偏序集.
  • 张娟娟,赵宪钟,朱天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15-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半环上的同余关系,研究了半环类C.I中成员的性质.分别研究了半环类∩B和∩中成员的次直积分解,并利用“(2,2)型代数的坚固构架”的概念,证明了半环S∈l是与l中成员的次直积当且仅当S的乘法半群是群与半格的次直积.
  • 高振霞,曹怀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19-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非线性算子的几种稳定性.采用算子论方法,提出了算子的ε-稳定性、一致稳定性、强一致稳定性和弱稳定性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些稳定性的一些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 许钟,戴冠中,张国庆,曹莉,杨卫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23-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无线自组网的安全需求,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全面的、自下而上的安全模型,其中包括基于椭圆曲线的改进底层算法(ADHOC-ECDSA)、身份认证和地址分配相结合实现单跳安全、基于ADHOC-ECDSA算法的安全路由协议实现多跳安全,同时使用一种简单的跨层入侵检测机制,分别对各层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与安全性分析,为无线自组网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 郑淮斌,仇旭,李永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28-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量子力学的缀饰态表象中,运用布洛赫矢量及其球形图,研究了正弦相位调制的整形脉冲作用到二能级系统的跃迁过程,对其随时间演化过程进行形象化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合适的正弦函数位相整形脉冲作用到二能级系统,无论整形脉冲选择何种位相,都可使粒子布居数反转,并使粒子维持在该态上.在绝热条件下,光场与系统作用过程中粒子的绝热状态随态和位相走势的不同而变化.
  • 刘伟,高斐,方晓玲,王建军,张佳雯,晏春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33-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晶化非晶硅(a-Si)薄膜铝诱导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 O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退火条件对样品晶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300℃下退火后仍为非晶态; 退火温度为400℃时,样品开始晶化.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薄膜晶化程度越来越高,晶粒越来越大,同时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加.
  • 余景景,强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37-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Unix类系统下基于系统调用的主机异常检测理论,通过追踪Windows本机应用编程接口调用序列,对Windows系统下的主机异常检测进行研究.在异常序列检测中,结合使用对小数据集具有较好推广能力的支撑矢量机方法,进而取得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实验表明Native API可为Windows平台下基于主机的异常检测系统提供一种可能的数据源.
  • 鲜晓军,陈秀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41-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种具有多个共振频率的矩形辐射体夹心式复频超声换能器.换能器由圆柱形后盖板、压电陶瓷晶堆及矩形六面体前盖板组合而成.根据表观弹性法和一维纵向振动理论,给出了此类复频超声换能器横向(x,y方向)及纵向(z方向)共振频率方程.用有限元法对给定具体尺寸的此类换能器进行了模态和谐响应分析,得出了其频率输入导纳曲线.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表明,此类超声换能器具有多个共振频率,可在不同振动模态上工作,达到了利用同一尺寸超声换能器产生多个共振频率的目的.
  • 王成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45-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非线性KZK(khokhlov-zabolotskaya-kuznetsov)方程出发,利用分离变量法,得到了换能器的声场分布表达式和声场分布图.结果表明,当轴向距离大于瑞利距离时,声压随距离增加逐渐减小到某一极限值,近似为平面波.声场中气泡锥状聚集主要发生区域是声压较大且呈现梯度的区域,气泡脉动影响声场分布,气泡间的Bjerknes力作用对气泡在高声压区的分布有调节作用,从而可引起声场出现锥状气泡结构现象.
  • 许龙,林书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49-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变截面杆纵向振动波动方程,给出了幂函数形变幅杆的频率方程及重要参数计算公式,并与其他类型变幅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幂函数变幅杆具有与指数形变幅杆相同的放大系数,与阶梯形变幅杆有相同的谐振长度,且这种变幅杆不存在截止频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模态分析表明,幂函数形变幅杆共振频率的模态分析值与一维理论值吻合.
  • 汪彦军,贺西平,张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52-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变截面杆波动方程出发,研究了半波长阶梯形变幅杆放大系数与几何尺寸及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半波长阶梯形变幅杆放大系数不仅与组成阶梯形变幅杆两段均匀杆的几何尺寸有关,还与这两段均匀杆的材料有关;宽端材料密度较大,两段均匀杆杆长为四分之一波长时,阶梯形变幅杆放大系数最大.
  • 张丹,贺西平,张峰,朱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55-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凌阳SPCE061A单片机原理,设计了由软件及硬件组成的超声波非接触式测距系统.该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时间计数和超声波发射及接收,并用集成芯片CX20106A改进传统的分立元件组成的接收电路,从而减少了电路元件之间的干扰.利用测得的回波时间,由自编的程序计算并显示出实测距离.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流程清晰等优点,并能实现语音实时播报.
  • 陈经涛,李克斌,王建军,魏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58-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间歇反应器和单因子逐一变化法,对影响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滤液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发现,在pH值为3、[Fe2+]0=4 mmol/L和[Fe2+]0∶[H2O2]0=1∶16的最佳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经过4~13 h处理,其COD可降至初始值的61%~56%,BOD5/COD值明显增大,滤液的生物可降解性提高;滤液的Fenton氧化过程服从两段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 孟晓荣,张敏,赵亚娟,胡新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62-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羧甲基化壳聚糖(CMCTS)、琥珀酰化壳聚糖(SU-CTS)及羟丙基化壳聚糖(HP-CTS),通过FTIR表征了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测试分析其分子量、取代度、吸湿保湿性能、增稠性等物理化学性质.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种,比较了壳聚糖及各类衍生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与CTS相比各衍生物的抑菌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CMCTS和SU-CTS具有相对较高的抑菌性,HP-CTS具有较好的吸湿能力和保湿效果;而增稠能力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组成和分子量有密切的关系.
  • 王勇,尹文艳,董红星,杨文玉,王明珍,杨合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66-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Au作催化剂,将金属铟在空气中加热到900~1 000 ℃, 在单质铟表面制备出In2O3纳米锥.纳米锥的直径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采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立方相单晶结构的In2O3纳米锥,其直径和高度分别在0.08~0.7 μm和0.5~3.1 μm范围可调,且金作为催化剂在纳米锥的生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研究结果,提出了纳米锥的可能生长机理.
  • 吴华涛,张颖,夏慧芸,刘慧瑾,房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71-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P(AM-co-MAA)高分子微凝胶为模板,经过离心沉积法制备得到了P(AM-co-MAA)-W复合微球,然后对复合微球进行表面修饰,最终在其表面直接包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得到了具有多层核-壳结构的P(AM-co-MAA)-W-SiO2复合微球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复合微球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在高分子微凝胶表面形成了完整的金属钨和二氧化硅壳层.
  • 马青,苏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76-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常规分离法对不同生长季节苹果树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内生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内生细菌的分离几率和数量不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在所分离的118个菌株中,筛选出7株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ali)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B86和B91的发酵滤液在活体上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分别为73.72%和75.32%.两菌株培养滤液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并造成芽管畸形膨大,呈泡囊状,泡囊消解破裂;两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具有热稳定性.表明B86和B91菌株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
  • 欧阳霞辉,奚耕思,王智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80-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光镜观察了中华蚱蜢的雄性附腺和储精囊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中华蚱蜢的雄性附腺左右对称,各由15根腺管组成,根据分泌物可分为5种类型:透明长腺管a,透明长腺管b,透明短腺管,白色腺管,乳白长腺管;储精囊为细长的管状,左右各一根,和附性腺缠绕在一起.
  • 韩燕,佘小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83-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表皮实验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NO和H2O2在根系渗透胁迫和外源脱落酸(ABA)处理诱导蚕豆气孔关闭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胁迫及外源ABA处理既促进保卫细胞内源NO和H2O2形成,也诱导气孔关闭;外源H2O2和SNP可促进气孔关闭,也分别诱导保卫细胞NO和H2O2产生.还对根系渗透胁迫诱导蚕豆气孔关闭中ABA、NO和H2O2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渗透胁迫可能通过ABA诱导NO和H2O2产生,促进气孔关闭且NO和H2O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 李秀华,肖娅萍,谢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88-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收集全国三叶木通种质资源73份,测量各种质16个生物学性状,运用SPSS软件对各形态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各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描述果实的各指标变异幅度最大,各种质间果实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把16种形态学指标归结为果实因子、叶片因子、种子因子、果肉因子4个主成分.聚类分析把73份种质资源分为5大类.为三叶木通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以及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
  • 何鹏兴,郑哲民,卜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94-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1-2005年通过对秦岭山脉半翅目昆虫进行多次细致的调查,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并结合有关文献,发现秦岭地区分布有盾蝽科4种、荔蝽科1种、兜蝽科2种、蝽科77种昆虫,其中20种为陕西省新纪录种,27种为秦岭地区新记录种.区系分析表明,秦岭地区处于东洋界与古北界的过度地带,东洋种类北上和古北种类南伸的情况在这里比较普遍,古北界种相对处于优势,占40.5%,东洋界种占34.5%,秦岭山脉与华中区、西南区的区系关系较为密切,而与东北和青藏区的关系最为疏远.秦岭地区特有种类仅有秦岭菘蝽、大斑辉蝽、太白真蝽、拟太白真蝽和绿角真蝽,这些种类相对较少.
  • 张军,王家宏,王丽娟,熊正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99-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ICR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安静组、运动对照组和运动加药组),服用药物为槐米水提液,建立实验模型.三周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肝和股四头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红蛋白(Hb)、肝糖原和肌糖原等指标.结果表明,运动加药组小鼠血清、肝和股四头肌的SOD活性、肝糖原、肌糖原、血红蛋白含量较运动对照组显著提高,MDA含量明显低于运动对照组.说明槐米水提液可提高运动训练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 师谦友,裴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102-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AutoCAD软件和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西安城郊游憩带形成的驱动机制,探讨了西安城郊游憩带旅游地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城郊游憩带呈现出以市区为中心的同心环状圈层结构特征,即人造娱乐圈层、近郊休闲圈层、人文观光圈层、郊野度假圈层、自然观光圈层、秦岭原生态圈层等六大圈层.根据西安城郊游憩带各旅游地的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六大圈层未来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 洪增林,薛惠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107-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集体土地流转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而城中村土地流转是这一现象中的典型代表.从城中村土地流转角度入手,提出城中村集体土地流转的三种模式,即国有化转制模式、保权让利模式和“一村两制”模式,给出这三种流转模式下的集体土地流转收益测算方法.最后,对某市二环内城中村集体土地流转收益进行比较,提出了“一村两制”模式应优先选择.
  • 王娜,赵景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111-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资料统计和理论分析方法,对1994—2003年陕西省主要城市工业废气污染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西安、咸阳、铜川等城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宝鸡、榆林、渭南等城市则呈上升趋势,尤以宝鸡、渭南增长幅度较大;西安、铜川、宝鸡等城市工业废气处理率呈上升趋势,咸阳、渭南、汉中等城市呈下降趋势.产生工业废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工业布局不合理、生产工艺水平低、企业环保意识差、政府环保力度不大、设施建设投入不够、管理执法力度不强等,即过多的考虑了当前经济效益,忽略长远经济发展.治理对策主要应为加强工业废气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废气处理力度,加强环境管理,从源头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量.
  • 白凯,马耀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115-1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旅游者认知指数的测度方法分析了2006年入境旅游者在旅游前和旅游后对我国旅游整体形象的认知,研究揭示:入境旅游者在来华后对我国旅游形象的认知水平高于来华前的认知水平,其主要原因是旅游信息的隔域及来华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导致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整体旅游形象认知的主导因素为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08年奥运旅游形象建设的部分建议.
  • 研究简报
  • 赵白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4): 120-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平面格点进行模5运算,建立了由25个不同剩余类格点排成5个行环、5个列环的环面格子网,称为模5环面,记为Z25.讨论了Z25上了格点之间、行之间、列之间、对角线之间的对称性,根据这些对称性得出了Z25上形心仍为格点的5个格点的分布情形.证明了当格点模5不同余时,任意9个格点中,必有5个格点其形心仍为格点,即公式n(5)=9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