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

交通出行与时空行为专题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交通出行与时空行为专题
    朱菁,张怡文,樊帆,范颖玲,RolandBrown,权东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9(2): 55-66.
    交通拥堵、小汽车依赖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智能手机软件获取西安市286名居民为期1周的通勤数据,并对其居住地、工作地附近建成环境数据进行收集,采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探究传统建成环境“5D”要素与其他建成环境要素对6种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工作地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到市中心的距离、居住地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公交线路条数、附近是否有大专院校及超市便利店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西安市居民选择活动性通勤和公共交通通勤产生一定的影响;(2)工作地建成环境对于居民通勤方式的选择具有较大影响;(3)除传统“5D”要素外,附近是否有大专院校、社区便利店与部分通勤方式显著相关。此外,个人健康状况对通勤方式选择存在显著影响,肥胖人群更倾向于采用小汽车进行通勤,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规划与政策建议。
  • 交通出行与时空行为专题
    张琦,丁昕,王秋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9(2): 67-77.
    利用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对小尺度经济活动的有效描述功能,以西安市为例,探究轨道交通站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提出站域范围确定方法并整合城市内部生产性服务业业态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区位商测度揭示6类业态的站域空间分布整体特征及局域特征,借助二阶偏相关分析研判站域物质空间环境对各类业态分布强度的影响,并解译蕴含的空间分布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业态的站域空间分布大都呈现相对全市总体占优的特征,而各类业态的局域空间分布特征又可细分为向心型、离心型和过渡型;(2)在轨道交通站域内,职住空间的多样性促进大部分业态的站域集中分布,开敞空间的开敞度抑制大部分业态的站域集中分布,道路空间的路网密度则仅对部分业态的空间分布产生较弱的正向影响;(3)西安市轨道交通站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有基于强烈实体产业关联的互补性机制、基于空间资源博弈的竞争性机制、基于特定部门非典型需求的有选择支持性机制。
  • 交通出行与时空行为专题
    李忠奇,白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9(2): 78-85.
    以西安市建成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共享单车使用意愿的概念模型,检验了服务便捷性与感知风险对共享单车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得出:服务便捷性及其3个子维度(取得便捷性、交易便捷性、后续便捷性)对城市居民的共享单车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γ=0.603,P<0.001;γ1=0.320,P1<0.001;γ2=0.622,P2<0.001;γ3=0.478,P3<0.001);感知风险及其3个子维度(经济风险、隐私风险、身体风险)对城市居民的共享单车使用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γ=-0.537,P<0.001;γ1=-0.448,P1<0.001;γ2=-0.326,P2<0.001;γ3=-0.535,P3<0.001);感知风险的部分中介作用在服务便捷性与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中表现显著,且服务便捷性在感知风险与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中的部分中介作用明显。
  • 交通出行与时空行为专题
    于悦,李钢,金安楠,林喆,尚小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9(2): 86-97.
    社区化新零售是城市商服圈与社区生活圈交织的特殊空间场域,其空间布局与选址值得深入探究。基于社区化新零售代表盒马鲜生在成都市12家门店官方服务范围的兴趣面数据及其周边社区、大学、餐饮、超市等兴趣点数据,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数理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探析盒马鲜生的空间布局、区位选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成都市盒马鲜生在市域空间上呈现以天府广场为中心的斜A状分布于中心城区中部二环至四环之间,数量呈现“高-低-低”分布;盒马鲜生以“点”状门店与“面”状服务区相结合的形式布局,服务范围形态受到社区布局、道路网络和地貌景观等的影响;区位选择倾向于服务范围内小区分布较多、具有一定基础人流量、地租相对适中、道路交通便捷程度高的商圈边缘或外围地带,地点上主要位于商场负一层;盒马鲜生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其次为大学、企业、园区,主要竞争对手为综合超市、其他新零售门店和餐饮店铺,其规模、商品类型、空间分布等对盒马鲜生布局存在影响。最后,从宏观到微观多尺度整合的视角探索了社区化新零售空间布局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