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

旅游经济专题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旅游经济专题
    谢彦君,于佳,杨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4): 56-70.
    从关注海口骑楼老街游客消费水平和结构这一经济现象的实证研究角度切入,尝试从社会地理学以及旅游体验理论角度对海南旅游消费问题做出理论上的因果解释,从而将旅游消费纳入旅游体验的理论范式之下。从现象层面上看,海口骑楼老街片区中山路景观街区内的游客量以及游客的消费水平偏低。游客的消费行为在特定场域存在着差别,受消费空间的动态影响很大,形成突出的场域效应。为此,该文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借助于建立景区消费恐惧、旅游飞地效应等理论概念,对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景观街区场域空间内旅游消费所存在的业态和肌理失宜以及情境消费现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旅游飞地效应在解释旅游地消费现象的空间非均衡规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串联该文理论脉络的核心范畴和主线。海口中山路骑楼老街的旅游消费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基于游客在场体验而形成的综合现象。中山路骑楼老街作为一个在意象认知和功能感知上被旅游体验为具有功能性矛盾的“旅游飞地”,由于与周边毗邻街区之间在业态上存在雷同性而产生显著的替代效应,伴随而来的则是“景区消费恐惧”现象,从而显现出中山路骑楼老街业态失宜的现实局面。这种情况仅存于旅游目的地消费场域,因此这种“飞地替代效应”具有理论上的独特性,可以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旅游体验过程中的消费规律。此外,通过识别旅游消费场域中的物质消费空间与精神消费空间的二元对立统一性,探讨了游客在不同消费空间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认知差异以及所形成的消费恐惧和消费极化现象。
  • 旅游经济专题
    王冠孝,张佑印,晋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4): 71-78.
    在构建资源型地区旅游经济增长驱动机制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定量分析了山西省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并提出了培育其旅游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相关对策。结果显示:需求规模增长和要素投入增长仍在山西省旅游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求因素的拉动机制和支持因素的保障机制对山西省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增强趋势,而供给因素的推动机制和中介因素的带动机制作用呈现减弱趋势;旅游系统整体对山西省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减弱,这是导致山西省旅游经济增速下降的根源所在;今后应采取引领旅游需求升级、促进要素配置升级、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等措施,来培育其旅游经济增长新动能。
  • 旅游经济专题
    吴冰,贾榕榕,卢欢,马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4): 79-86.
    在中国乡村旅游情境下,构建了创业环境、创业学习与机会识别的理论模型,并以袁家村旅游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小企业创业环境、创业学习对机会识别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优质的创业环境、丰富的创业学习经历可以促进机会识别;创业学习在创业环境与机会识别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创业环境不但对机会识别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而且通过创业学习对机会识别产生间接效应。最后,基于袁家村旅游小企业的创业启示,就如何优化乡村旅游地创业环境、拓宽小企业创业学习渠道提出了具体建议。
  • 旅游经济专题
    麻学锋,吕逸翔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4): 87-96.
    以张家界为例,构建旅游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脉冲响应分析、动力贡献度模型、GIS空间分析等方法,从时空角度对旅游城镇化“驱动-响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时序角度看,张家界旅游城镇化过程中,驱动力和响应力均成正向影响,城镇化响应力大于旅游化驱动力,并且其内部各影响因素的推动作用强度呈阶段性变化特征;从空间角度看,张家界旅游城镇化“驱动-响应”过程主要是旅游业在“集聚-扩散”经济效应推动下,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功能完善、质量提高而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