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专题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专题
    李倩,唐彪,WU Jianhong,肖燕妮,唐三一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3):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形势随着围堵与缓疫策略的强化实施出现积极向好的趋势,但是复工复产、其他国家日趋严重的疫情形势对我国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确保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策略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缓疫策略执行力与依从性必将成为影响后期COVID-19疫情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构建能够刻画防疫部门执行力与社区或个体依从性的数学模型并融合多源数据,分析执行力和依从性对有效再生数和累积确诊病例的影响,提高人们对缓疫策略决策力和依从性重要作用的认识,服务地区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决策。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专题
    东静玉,宋佳静,孙燕,李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3): 7-17.
    为了尽快解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无特效药物的现状,“老药新用”成为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采取的主要抗疫策略之一。本文在比较COVID-19病原体SARS-CoV-2与SARS-CoV及其他相关RNA病毒的异同点、分析其特点及侵染机制的基础上,对当前已报道的有望治疗COVID-19的潜在药物和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以病毒为靶点的药物(阿比朵尔、格瑞弗森、利巴韦林、瑞德西韦、法匹拉韦、达芦那韦、克力芝、双硫仑)、以宿主为靶点的药物(干扰素、恢复期血浆制品、氯喹/磷酸氯喹)、机制复杂的中草药以及干细胞疗法和RNAi疗法,重点阐释相关药物及疗法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应用于COVID-19的治疗现状,以期为COVID-19有效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专题
    金安楠, 李钢, 王皎贝, 徐婷婷, 于悦, 胡志恒, 杨佳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3): 18-32.
    开展个体人群水平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时空扩散研究,有助于疫情防控和资源配置。以距离中国疫情始发地武汉较远但疫情高发的深圳市为研究区,基于官方公布的确诊病例数据、人工判读采集的病例详情及城市内部相关POI数据等,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数理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解析深圳市COVID-19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的时空演化过程,综合探索疫情防控对策。结果表明:(1)确诊病例总体覆盖全年龄段,主要集中于青壮年,多源于外地感染和2代感染,以家庭集聚型传播居多,以跨省市的“线形”迁移扩散模式为主。(2)疫情时间演变经历“低发期—增长期—减缓期—尾声期”4个发展阶段;治愈病例数呈现“由缓增到快增”的演变过程;确诊病例自发病至入院时间间隔多为0~2 d,入院至确诊时间间隔集中为1~3 d。(3)空间分布上,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由湖北直达”与“经湖北停留”的空间迁移类型,出行目的以春节探亲为主;疫情小区空间布局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围绕“两核”集聚于西南片区。(4)市域风险总体呈现“两核三片”分布,高风险地区位于南山区南部和福田区中心。最后结合疫情所处阶段特点、复工复产需要和境外输入等新风险,提出了基于“实时、日常、常态”“社区、片区、市域”“个体、家庭、社会”的“时-空-人”互馈协同精准防控对策体系。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专题
    朱仁杰, 唐仕浩, 刘彤彤, 郭燕, 董珊珊, 成瀛, 杨铁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8(3): 33-38.
    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中心获取的2020年3月4日至4月4日期间意大利、韩国、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等7个疫情比较严重国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死亡、治愈病例数据,以SIR模型为基础,通过添加新的参数表征感染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并利用回归分析进行参数估计,对7个国家疫情的发展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并分析各国控制接触率等防治措施对于疫情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SIR模型对COVID-19疫情发展趋势的分析基本可靠;除英国和美国以外,其他5个国家的疫情现阶段已经得到初步控制,而英国和美国还需要加强防控,以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研究结果证实了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采取减少集会、避免接触、集中收治等降低人群接触率措施的重要性,以期为后续疫情防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