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方网站!

本期目录

2016年, 第4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5-10
  

  • 全选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陈夏,闫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介绍广义线性模型的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主要包括广义线性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理论和拟似然估计理论、广义线性模型在复杂数据中的应用以及广义线性模型的经验似然和变量选择问题。并指出了广义线性模型将会在高维数据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有所发展。
  • 张洪涛,代永涛,凃玲英,舒军,熊红梅,胡一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7-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一种用于量子计算仿真的量子程序设计语言引入Grover量子搜索算法中,并在Linux操作系统中模拟实现该算法。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Grover量子搜索算法可以将搜索问题从经典的N步缩小到N步,是对经典搜索算法的二次加速。同时,量子程序设计语言的引入,为量子搜索算法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强大、简便、通用的工具。
  • 董秀英,刘卫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1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符号空间上的一类特殊的加权Besicovitch-Eggleston集,即具有右可重排性质的元胞自动机作用下的加权Besicovitch-Eggleston型集。通过构造一个概率测度及应用Billingsley定理,得到此类集合的Hausdorff维数dimHEF,P。
  • 高杏杏,胡志兴,廖福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17-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一类扩散并具有比率依赖功能反应函数的Leslie-Gower模型。 运用比较原理得到了系统的持久性。应用谱理论, 探讨正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研究了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 王苗苗,姚若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22-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复杂分数阶变换和修正的Jumarie 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导数,利用一个二阶常微分方程的解,基于G′/G有限级数展开法,对耦合的非线性广义时间分数阶Hirota-Satsuma-KdV系统进行研究,由此获得了该系统的若干双曲函数和三角函数形式精确解,丰富了其精确解系。
  • 物理学
  • 王娟,孙润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32-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界面Langmuir单层膜和大单层囊泡的双层膜研究了不同含量胆固醇对饱和磷脂DPPC膜的影响,以及胆固醇与DPPC的相互作用。在双层膜模型中,使用DPH荧光探针标记膜,通过测量荧光稳态各向异性和荧光寿命,来探讨胆固醇对饱和DPPC双层膜流动性及微粘度的影响。在界面单层模型中,通过压力-面积曲线分析胆固醇对单层膜相变的影响,并计算吉布斯自由能实验值,与维里物态方程拟合得到理论参数相结合,讨论胆固醇与DPPC在膜上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加入少量胆固醇后,两种模型膜流动性降低,微粘度增大;胆固醇较高时,膜流动性转为增大,微粘度降低。当胆固醇摩尔比大于等于0.5时,流动性达到稳定。流动性的改变与胆固醇影响膜的相变过程有关,胆固醇分子和DPPC分子相互作用力的引力在胆固醇摩尔比为0.5时达到最大。
  • 刘豆豆,贺西平,李家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38-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功率超声应用中,纵振激振换能器与阶梯板间有一定接触面积,导致振动节线与凸台边缘不重合。利用数值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8,0)条纹振动模式下激振源面积大小对矩形板声场指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尺寸为180 mm×120 mm×5 mm(长×宽×厚)的矩形薄板,随着激振源半径增大,条纹振动节线逐渐弯曲,(8,0)模态共振频率增大,指向性尖锐程度减小。当观察平面垂直于矩形板表面时,沿y轴方向指向性更为尖锐。当半径增大到12 mm时,副瓣已明显出现,故对该矩形板,应选择激振源半径在8 mm以内。
  • 张安平,边小兵,刘鹏,陈晓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43-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制备具有高密度、单一正交铁电相及优异压电性能的PbNb2O6基压电陶瓷,研究了在1 250 ℃预烧的正交相粉体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PbO对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介电及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PbO添加量的增加,陶瓷的微观形貌发生明显改善,晶粒由棒状逐渐变为等轴状。当PbO的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时,得到的陶瓷性能最优,晶粒尺寸更加均匀,晶粒间结合紧密,相对密度≥94%,平均晶粒尺寸为9.9 μm,居里温度Tc为539 ℃,压电常数d33达到62 pC/N。
  • 刘云云,连汉丽,陈晓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49-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固相法制备陶瓷试样的过程中分别采用高能振动球磨法(I类试样)和普通行星式球磨法(II类试样)制备得到具有不同平均粒径的前驱粉体,研究了前驱粉体粒度对该陶瓷的预烧性能、烧结性能、相结构、显微结构、介电和压电性能的影响。高能振动球磨法获得的前驱粉体在725 ℃预烧即可得到纯三方相,而采用普通行星式球磨法获得的前驱粉体在900 ℃预烧才能得到纯三方相。Ⅰ类试样获得纯正交铁电相的烧结温度为1 170~1 185 ℃,而Ⅱ类试样获得纯正交铁电相的烧结温度为1 180~1 190 ℃。Ⅰ类试样的晶粒各向异性显著降低。两类陶瓷的介电性能差异并不显著,在室温至400 ℃温度范围内陶瓷的介电常数均没有明显改变。在1 180 ℃烧结的Ⅱ类陶瓷试样具有较大的压电常数(d33=87 pC/N),而Ⅰ类陶瓷试样的压电常数略低。
  • 李文婷,李永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57-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COMSOL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两层各自均匀溶液模型中不同参数对盐指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热瑞利数RT、盐瑞利数RS、初始密度稳定率Rρ0均影响界面处产生的盐指现象。当RT、Rρ0增加时,盐指增长的速度会变慢,盐指的数量增多;当RS增加而Rρ0减小时,盐指增长的速度变快,盐指的数量增多;并且在RS增大到某一值(或Rρ0减小到某一值)时,盐指的性质会发生突变。进一步提出并研究了多层溶液结构模型中的盐指现象,结果表明相邻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盐指的产生及形状有着重要的影响。
  • 化学与材料科学
  • 赵大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64-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硝酸催化作用下,通过水热法制得了稀土Eu3+掺杂的球状介孔生物玻璃 (Eu3+-SMBGs),并研究了Eu3+-SMBGs对布洛芬(IBU)模型药物分子的装载和释放能力。样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N2吸附/脱附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u3+-SMBGs具有球状形貌和多孔结构,粒径约为 80 μm,在紫外灯照射下呈现强的红光;同时,球状样品Eu3+-SMBGs具有可观的载药量和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载药后的样品IBU-Eu3+-SMBGs 在紫外灯照射下发红光,随着IBU释放量的增加,IBU-Eu3+-SMBGs对Eu3+的荧光淬灭效应逐步降低,而体系的发光强度随之逐步恢复,并逐渐增强。
  • 戎岩,李玉虎,曹静,黄四平,王文军,傅鹏,杨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69-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唐皇城墙含光门土遗址出现的夯土脱落、变形裂隙、建筑工艺裂隙等病害现状,对该遗址的土体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设计了适宜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土遗址的胶木棒锚固锚杆。结果表明:对比其他土遗址类锚杆,采用均匀分布阻力棒的胶木棒锚杆具有抗腐蚀、强度大、韧性好等特点;此胶木棒锚杆性能优异,已成功应用于唐皇城墙含光门土遗址等重要文物的保护工程中。
  • 刘敏,刘娟,李本浩,李夏冰,李宝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75-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将几种邻位醇中的仲羟基选择性催化氧化成相应的酮羰基,首先以2,9-二甲基-1,10-菲啰啉(neocuproine)、三氟甲磺酸(HOTf)和醋酸钯为原料反应生成钯的配合物\[(neocuproine)Pd(OAc)\]2(OTf)2;并以此配合物为催化剂,对苯醌或氧气为氧化剂,乙腈与水的混合物(体积比为9∶1)为溶剂,实现了1,2-O-异丙叉基-α-D-呋喃葡萄糖、1-苯基-1,2-乙二醇和1,2-癸二醇中仲羟基的选择性氧化,获得了预期的结果。尤其是对1-苯基-1,2-乙二醇的选择性氧化产率高达93.0%。
  • 生命科学
  • 姚富姣,何磊,李亚霄,杨艳,周津汀,赵紫含,魏朝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79-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雌雄米象触角的超微结构及其感器的形态与分布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米象的触角为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三部分,共8节。米象触角有3种类型、6种亚型的感器,分别为三种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 SB 1-3)、一种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 SC)以及两种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 ST 1-2)。雌雄米象触角感器,在类型、数量及分布上均无显著差异,且无性二型现象。米象触角感器在分布上最大的特点是,感器并非均匀散布于整个触角,而是聚集于鞭末节末端形成感器簇,其他鞭节、柄节和梗节上触角感器分布很少且类型单一。用触角感受器无法区别米象和玉米象两个近缘种,通过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学差异来鉴定两个种仍然是最好的方式。
  • 徐颖超,刘畅,常晓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85-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构建以铁氰化钾为探针的电化学用于化学品的毒性检测方法,初步探讨了聚乙烯醇(PVA)与添加剂海藻酸钠(SA)、活性炭(AC)共固定包埋大肠杆菌(E. coli)的活性微生物颗粒在实验室废水、毒物3,5-二氯苯酚(DCP)、杀虫剂乙嘧酚以及除草剂五氰磺草胺的水样毒性分析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剂SA和AC的质量分数均为1% ,交联剂CaCl2的质量分数为2%为本研究最优实验条件,此时所测毒物对微生物固定化颗粒的呼吸抑制作用依次为DCP>乙嘧酚>五氰磺草胺>实验室废水,抑制率分别是30.23%~55.35%、25.14%~46.23%、20.12%~38.33%和5.74%~27.89%,抑制率和灵敏度均明显优于仅由PVA-SA单独固定包埋的大肠杆菌颗粒。
  • 王志高,吴甘霖,段仁燕,张中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91-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皖西大别山多枝尖山区的植物群落调查数据,采用对数函数、幂函数和Logistic 3种模型分别拟合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面积关系。结果表明,大别山多枝尖山区不同生活型植物种-面积关系的形式存在差异,其中乔木植物以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而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最优模型均为对数函数模型。生境异质性、扩散限制和区域生态过程是乔木植物种-面积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面积关系受到生长习性以及上层群落结构和生境异质性的共同作用。因而,对种-面积关系的研究需要区分物种生活型。
  • 资源与环境科学
  • 马红红,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95-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国际交通-旅游-贸易(3T)互动概念模型,并依据1980—2012年统计数据,对中国香港国际交通、货物贸易、国际旅游的发展过程和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980年以来,香港国际交通、旅游和贸易发展阶段一致,均经历缓慢增长、多难停滞和加速增长3个阶段;三者增长过程同步,表现为波动周期同涨同落;所构建的推拉方程决断系数R2 均在0.90以上,表明香港交通贸易、国际旅游与货物贸易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交通是互联互通的基础,旅游与贸易存在相互推动作用。
  • 殷江滨,祝明明,范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102-1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西安市第五、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常住人口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技术、人口密度模型,分析2000—2010年西安市人口演变的空间差异,总结人口增长的空间模型,揭示人口空间的多中心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十年间西安市人口增长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形成了中心核心区和远郊区人口减少、近郊区人口明显增加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南北方向人口快速增长,东西方向人口增长相对滞后,远郊区在人口普遍下降的同时形成了向县城及重点镇集聚的发展态势。人口单中心模型分析发现,西安市人口空间分布基本符合Clark模型,但已出现多中心化迹象。多中心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人口空间从2000年的单中心结构逐渐发育为钟楼-小寨路双中心结构,多中心结构尚未形成。
  • 敬峰瑞,孙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110-1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西安市灞桥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体验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公共指标和26个评价因子。依据因子分析中的共同度确立了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灞桥湿地公园的游憩体验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游客的体验评价接近于“比较好”。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26个评价因子与总体体验价值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通过多重线性分析发现6个公共指标在衡量总体体验价值中都起着比较显著的作用。
  • 张艳芳,林亚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3): 118-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化肥、农药、农膜、翻耕、播种、农机总动力等6项主要农业投资活动碳源,测算了陕西省1990—2012年的农资碳排放量,并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陕西省农资活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陕西省农资活动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分别为251.85万t和879.29 kg/hm2,分别比1990年年均增长9.74%和13.07%;在空间上,农资碳排放总量区域差异明显,呈现陕南>陕北>关中的特征,碳排放强度则呈现关中>陕南>陕北的特征;农资碳排放总量与农业经济发展间主要呈现扩张负脱钩关系,各区域脱钩特征为:陕北以强、弱脱钩为主,关中以负、弱脱钩为主,陕南表现弱脱钩现象,且弱锐钩趋势逐渐增强。